臺海戰爭兵推的熱鬧與門道
(圖/達志影像)
最近一段時間,兵棋推演很熱門,隨着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的戰事發展,關於中國大陸武力犯臺所引發美中軍事衝突的兵棋推演,更是吸睛。有人只看新聞報導,不察推演全程,有人只看推演結果,無視設計目的。熱鬧與門道,差別就在這裡。
行軍作戰之推演,自古有之,而發展不到300年的現代兵棋,始於普魯士軍隊將縮小模型置於地圖之上,以預先評估兩軍攻防之策。其後逐漸拓展出涵蓋非軍事要素,將內政、外交、情報、經貿、資源、氣候、甚至自然災害等相關政府決策估算納入,而統稱爲「政軍兵棋推演」。
兵棋推演的目的不在於鐵口直斷或預知未來,而在於更好的理解並探究形勢發展的方向與事件發生的機率,使得決策者在面對各種可能的未來所處情況,尋得不同政策應對的選項。
兵棋推演的門道在於題目選擇。戰題的選擇可以決定想定狀況的時序、地緣、涉及單位與可用資源,更可透露出設計者(或贊助者)的政策思路與關注焦點。
兵棋推演的門道在於過程,不在結果。兵棋推演的目的之一,在於更好或更早的理解敵對各方的意圖,執行決策的方法與手段,及過程中所可能面臨困境與短板的機率,使得己方能及早發掘問題。簡單地說,兵棋推演不是「正式學測」而是「模擬考」。
近年來,有關美中兩強軍事衝突的諸多分析常會引述美國國防部內部及委託智庫所做至少18次兵棋推演的結果,因此斷定美軍無法在未來戰爭中與中共人民解放軍抗衡,進而導引出未來臺海有事,美軍已然無法援臺的推論。
對於熟稔兵棋推演者而言,美國是否有能力軍事介入臺海戰爭的討論並非政治不正確,而是不能排除的某種估算。但如果只看兵推結果,就可能忽略了美軍試圖發掘本身缺點,尋求克敵之道,探索未來科技與裝備需求,以及影響五角大廈、白宮、國會決策方向的其他目的。
當今世界,心理戰、宣傳戰、認知戰已經愈來愈成爲外交戰略運用的重要手段,兵棋推演更再增加了形塑國際風潮的門道。當各種兵棋推演的主題選擇趨向集中於某個國家地區或是強權對局,就會逐漸堆積全球認知,而有可能造成「自我實現的預言」。
美國具軍方色彩的智庫「海軍分析中心」及與拜登政府關係緊密的「新美國安全中心」最近兩個月分別針對美中因臺灣而啓戰端的兵棋推演,透過網路報導及影音平臺,將預想的臺海美中軍事交鋒以極簡版向全世界放送,認知影響之所及,自然不止於美中臺三方。
只有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紅藍軍事對抗兵棋推演,當然是兵棋設計者的選擇,但沒有規畫臺灣隊一同參演,排除臺灣與大陸的政治訊號傳達,在軍事緊張升高時兩岸可能出現的避戰作爲,國軍在臺海軍事衝突中的防衛戰略與用兵方式等相關要素,則兵棋推演就缺少了重要的一角。美國在西太平洋固有軍事同盟與軍事基地,然在特定時空下,日本、韓國、澳洲政府基於其自身內部政情與國家利益,將如何反應,恐亦需放在推演想定之中。
攸關美中強權消長的臺海戰爭兵棋推演,當然涉及許多不可對外公開的政策思維、軍事部署及作戰構想。所以外部可見兵棋推演的評論、報導及電視節目,自然是經過縝密設計而刻意挑選出來,可以呈現給外界的訊息。何者已被釋出,何者不願泄漏,遂成爲觀看兵棋推演門道的挑戰。
臺灣已經逐漸邁向「強國用兵的想像場域,兵棋推演的當紅標的」。國際能見度的提升,爲長期被忽略孤立的苦境提供了某種程度上的心情療愈,驀然回首,卻見高聲量竟源於兵兇戰危。此臺灣人民之幸耶?中華民族之禍哉?(作者爲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