餿油事件與食安問題的「本質」

蔡育岱 譚偉恩

餿油事件食安問題,但去年在歐洲的馬肉混充牛肉風波也是食安問題嗎?如果吃了某種食物但在醫學角度上不會有健康方面的影響,可是消費者是「所食所欲」的食用了這樣的食物,算不算是食安問題?換句話說,食品衛生安全的問題是否等同於食品詐欺?

在目前沸沸揚的餿油事件之前,臺灣還有塑化劑風暴。是不肖業者在原本合法添加物起雲劑」中加入塑化劑;這起風波導致許多臺灣的飲料業者和相關產業受創,經濟損失並不亞於某些國家中恐怖份子人身炸彈攻擊造成之損害。在一個經貿全球化普及的時代,食安問題經常是跨越國界的,破壞力度也不比軍事攻擊行動來得小,絕對是一個值得社會大衆政府官員重視的議題

不過,食安問題與食品詐欺不是同一件事。詐欺是一種侵害財產法益犯罪,但不一定會對被害人的身體健康法益構成危害。此外,詐欺的形式或方法很多,其中不乏合法與非法性質交錯的組合。例如:甲騙乙所賣的是拉拉山水蜜桃,乙信以爲真,付了高價買下來,但事實上只是甲自家花果山栽種的水蜜桃。在這個例子中,一件食品詐欺(或是食物攙假行爲)應該着重的是犯罪行爲人有沒有在結果上導致消費者產生錯誤,進而使之消費了她/他如果知道實情即不會購買的食材或食物。至於食品本身有沒有衛生安全上的問題,應該獨立出來討論。簡言之,即便食品衛生安全與食品詐欺或攙假行爲可能同時出現(傳統刑事法學上這是一行爲侵害數法益的想像競合),但未必總是伴隨而生,這點必須釐清

食品詐欺的防治是一種「真」與「假」的對抗,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看,真的蘋果不會是假的蘋果,兩者間有一條壁野分明的界線。然而,從社會科學的角度觀之,蘋果乾也可以算是蘋果,只是呈現的形式不同與消費者食用的口感有別。然而,蘋果乾應該限於自然風乾,還是可以人爲處理?能不能在製程中使用增加風味物質?如果我們吃純天然的蘋果(或其它水果)時可能會加上一點果糖或是煉乳,那爲什麼蘋果乾在製作時不可以攙入提升口感的物質?類此總總的問題會讓「吃」這件事變得極端複雜,也會讓自然科學的真假二分法邏輯捉襟見肘,社會科學(特別是法律與政治)因此有必要參與其中。

網路插畫家繪圖嘲諷食安問題。(圖/翻攝自人2XPepple2粉絲專頁

但諷刺的是,一旦社會科學進入「食」的議題後,安全標準的決定就會出現技術政治(technopolitics)現象,而不會完全建立在科學判斷之上。於是什麼物質可以加;加多加少;零檢出還是容許最小殘留值等等,就是國際貿易談判桌上或是國會殿堂裡可以議價籌碼。勿寧,關於食品詐欺這場「真」與「假」的戰爭,其實是一場關於「純度多少的話語權之役」。任何含有加工程序的食品在沒有出事以前,是寧靜政治,消費大衆不懂不知不關心,政府官員無心無暇無責任。可是等到醜聞爆發,寧靜變成喧囂之際,驚慌失措的消費者會將排山倒海的壓力加諸於政府官員。爲了對民衆有交代,爲了維繫(或爭取)政黨執政的利益,食安問題的慣性結局就是,讓純度提高,標準變嚴,絕對式的打擊食品詐欺,而完全不去認真思考黑心食品問題背後那個被極度扭曲的市場結構和早已被利益矇蔽的人心

●作者蔡育岱,中正大學副教授;譚偉恩,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