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頭良好 新能源汽車發展呈現四大趨勢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在“十三五”期間取得巨大成績,表現出以下幾個特徵:

市場規模大幅擴張。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6年的34.7萬輛增長到2020年的116.8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30%,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1.9%提升到5.2%。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是美國的4倍,是日本的43倍,遠高於其他汽車強國。

競爭主體愈發多元化。新能源汽車市場從自主品牌爲絕對主體的競爭格局向多元化競爭格局轉變。我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份額已從2016年的98.8%下降到2020年的58.6%,國際品牌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1.2%提升至2020年的26.3%,新勢力企業從零起步,在2020年市場份額也達到15.0%,多元化競爭格局初步形成。

產品供給水平持續提升。從技術水平看,我國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駛里程在“十三五”期間提升近一倍,從最初的200公里普遍提升到400公里,電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整車電耗水平不斷下降。與此同時,電池成本亦在快速下降,根據寧德時代財報,2016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銷售均價爲2.06元/Wh,2020年銷售均價價格下降至0.85元/Wh,降幅超過50%。產品供給不斷豐富,2020年在售新能源乘用車爲210款,價位覆蓋區間從3萬元到40萬元以上,高端車型供給不斷增加,2015年,10萬元以下國產純電動乘用車是新能源市場的銷量主力,佔比近75%,到2020年,10-30萬元的中高價位購車需求佔總市場的一半,30萬元以上高價位購車需求亦有明顯提升。

充電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從充電樁的建設情況看,2016年,我國私人充電樁保有量僅爲2.5萬個,公共充電樁僅有14.1萬個,合計16.6萬個;至2020年,我國私人充電樁保有量已達87.4萬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達80.7萬個,合計168.1萬個,是2016年充電樁保有量的10倍。根據國家電網統計,“十縱十橫兩環”的高速充電網絡已覆蓋全國171個城市,建成2003座高速公路快充站。充電結構不斷優化,快充數量不斷增長,充電功率持續提升,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社會消費熱情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消費範圍從幾個限購城市向全國快速擴展,2020年非限購城市購買新能源汽車比例達到57.8%,比2015年提高了27個多百分點。高端新能源汽車的科技產品形象正逐步被社會所認同,低端代步型以性價比優勢正在形成對其他個人交通工具的替代,汽車向電動化轉型已成爲社會共識。

“十四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從以往的政策驅動向政策市場雙輪驅動轉變,並呈現出幾大發展趨勢:

總體市場:市場驅動成爲發展主動力。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以政策驅動爲主,出於自願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很少,市場的作用力很小。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逐步從政策驅動型市場向政策市場雙輪驅動型市場轉型,市場的作用力將明顯提升。一方面,因爲政策市場本身空間有限,我無法支撐新增400多萬輛銷量,政策作用力將將更多轉型優化使用環境,促進市場化需求快速提升。另一方面,隨着動力電池技術不斷提升,使用環境不斷優化,新能源汽車綜合性價比將繼續提升,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相較於傳統燃油車的新優勢將逐步建立,這或將成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動力

市場結構:家庭主體市場規模快速壯大。當前,我國新能源乘用車購車結構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即高級別車型和低級別車型佔比較大,適合主流家用的A級車佔比很低。從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銷售結構看,2020年B級及以上車型銷量份額爲39.4%,A0級及以下車型銷量份額爲42.0%,A級車型銷量份額僅18.6%,遠低於燃油車市場60%左右的水平。“十四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向逐步向A級家用車集中,份額將進一步擴大。這是供需兩方面因素推動,從供給方面看,產品多樣化更多滿足不同類型消費需求。隨着國家財政補貼調整並逐步退出,整車設計將不再一味追求高續駛里程,電池搭載也不再一味追求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電池有效降低車輛價格。從需求端看,新能源用戶日均行駛里程多在20-30公里/日左右,主要滿足市內短途代步的需求,當前已達到的續駛里程已可滿足使用需求。因此,隨着新能源乘用車的性價比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對燃油汽車替代將向一般家庭擴展。

產業格局:產業生態與格局進入加速重構期。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全面角逐的時代,多元化競爭格局進一步向縱深發展。面對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跨國汽車公司加快進入我國的步伐,新一代電動化產品不斷投入市場,憑藉傳統燃油車樹立的品牌優勢,跨國汽車公司對自主品牌的衝擊將日益明顯。而且,隨着互聯網、科技公司等資本大量涌入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傳統格局面臨重塑造車新勢力分化進一步加速,科技公司與傳統車企協同合作將更加深化。各方勢力角逐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產業融合:新能源汽車與新興技術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車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車產品形態向智能座艙發展,基於語音識別的人機交互系統不斷優化,車輛遠程控制、OTA升級等功能加速普及,車道偏離預警、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等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率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與電網協同互動實現良好開局,新能源汽車向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載體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