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美管控下 賴清德的答卷(蘇泳霖)
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日前在衆議院聽證會表示,美方向北京明確告知勿在520前後加劇臺海緊張,並認爲賴清德在選後的發言「非常負責任」。(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日前在衆議院聽證會表示,美方向北京明確告知勿在520前後加劇臺海緊張,並認爲賴清德在選後的發言「非常負責任」。康達對賴清德頗爲肯定,並轉向要求北京不得生事,與外界流傳的「疑賴論」大相逕庭,真相只有一個:美方對高度掌握和管控賴清德的言行,已經有足夠信心。
今年1月13日選前,國內外輿論敏銳注意到,華府對賴清德持有陌生而疑慮的微妙態度,擔心賴會成爲第二個陳水扁,尤其是當「走進白宮論」脫口而出後,美方立即透過管道要求澄清,並在此後藉由多位學者發文,要求賴清德在臺獨等問題上做出「再保證」。同樣地,賴清德當選後,AIT主席羅森伯格兩度來臺,也在公開場合明確告知,新政府需對維持臺海現狀有所承諾。
不過,如今「畫風突變」,從康達對賴清德選後發言的高度肯定中,可以讀出不少有價值的訊息。首先,賴清德選後完全不提臺獨,在美方看來相當欣慰,更進一步推斷,美方很可能基本掌握520賴清德就職演講稿,不會出現「臺獨」字樣。這背後雙方恐怕存在一個檯面下的默契:賴清德承諾不再公開提及臺灣獨立、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等表述,以換取美方不再施壓或敦促民進黨廢除《臺獨黨綱》。這樣一來,《臺獨黨綱》就變成美國手中的一張牌,繼續與北京討價還價。
其次,賴清德選後多次主張,兩岸應該交流對話,包括拋出「兩岸執政黨對話」、「中國應面對民選合法政府」等概念,均符合美方一向的臺海政策。畢竟,相較於大陸堅持兩岸必須在一定政治基礎上才能恢復官方對話,美方對兩岸對話本身不預設前提,並一向歡迎「和平解決臺海分歧」,不會隨北京施壓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換言之,如果520後,大陸繼續維持蔡政府時期的對臺作爲,美方很可能轉而向北京施壓,賴清德就變成「輕鬆」的一方。
此外,選後兩岸交流在民間層面的確出現熱絡跡象,這顯然也是美方樂見的。例如,大陸地方官員、校長團破冰來臺,馬英九、傅●萁等訪陸,這在美方看來,都是大陸短期內無意對臺動武的跡象;反過來看,即便選後朝小野大,正如立法院長韓國瑜對美方所說「朝野在國防外交上立場一致」,也讓美方評估短期內仍掌握主導權。也就是說,只要北京推動兩岸民間交流,不管是和在野黨,還是執政黨,美方都會視爲「威懾有效」的標誌,這也是康達認爲美方無意改變臺海政策的原因之一。
康達是在國務卿布林肯前腳訪問北京,而且還拜會了國臺辦副主任仇開明,說明這是一次美中就賴清德520演講稿的當面、深度溝通。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訪中期間,雙方並未過多着墨臺灣議題,說明這部分屬於「已被妥善管控的分歧」。可以想見,520就職典禮上賴清德不會提臺獨,也不會提傾向北京的名詞,蔡政府時代的美中臺三角關係架構,難有大變化,只有小改善。
(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