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美俄海權競逐與主權核心利益(胡逢瑛)

(示意圖/達志影像)

2022年12月21日~27日,中俄在東海域進行海上聯合軍演。俄羅斯已有6艘戰略核潛艇與各種現代化軍艦入列海軍,預計將在2028年以前完成建造19艘能夠攜帶洲際飛彈與巡弋飛彈的戰略核潛艇。中俄的高超音速飛彈裝載入艦,構成中美俄海洋爭霸的新態勢,也導致各國的防禦能力變得更爲脆弱和迫切。新的軍備競賽與權力競逐也改變了美國支配的現行全球秩序與國際體系,亦將破壞傳統軍事聯盟的集體安全協防效益。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美國第一」思維,具體而微反映了這樣的國際新現實。面對強權爭霸,建立以本國爲核心的地緣安全空間概念,亦可秉持睦鄰友好的戰略平衡關係。換言之,以本國的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爲根本,尤須權衡新型的權力平衡關係。

2022年12月30日,俄羅斯總統普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視訊會議。此前,12月21日,俄羅斯統一團結黨主席梅德韋傑夫,以兩黨交流身分前往北京祝賀習近平連任,雙方再次宣示在「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下深化合作。特別是在當前西方全面經濟制裁俄羅斯的背景下,中俄貿易持續增長具有指標意涵。俄羅斯「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線的主要區段「科維克塔─恰揚達」剛剛建成,成爲中國預期經濟成長趨勢中穩定的天然氣來源之一。中俄的軍事與經濟合作是雙方建立新全球秩序的基礎。

蘇聯解體後,蘇後空間亦首先面臨集體安全防禦與中立國家無核的問題。俄羅斯作爲蘇後唯一擁核的大國,哈薩克、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均將核武器交給俄羅斯銷燬,再由俄羅斯主導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進行反恐與維和。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因北約東擴產生的嚴重軍事衝突,再加上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納卡領土衝突,以及塔吉克與吉爾吉斯之間邊境的零星衝突,都反映了冷戰後軍事聯盟存在相互牽絆的戰爭風險。儘管如此,在保持各國主權獨立與民族自決的基礎上,俄羅斯以提供現代化武器和增加雙邊經貿的合作關係,仍然維繫集安組織成員國的本土國防、共同反恐以及矛盾協調的區域合作機制,作爲蘇後空間國防一體化的整合平臺。

西方與俄羅斯爭奪波羅的海與黑海戰略地帶,自彼得大帝以來屢經大戰,莫斯科須兼顧軍事的科技領先與量產能力。儘管美國甫決定每個月要在歐洲培訓500名烏克蘭軍人,但北約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和人員訓練都需要長期的投入。代理人戰爭的僵局成爲大國爭霸的條件。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就算不在俄羅斯運行軌道上,也不能是敵對國家,更不能是西方掣肘俄羅斯的戰鬥堡壘。

由於俄羅斯是多民族國家,確認歐亞民族的身分認同,有助於國家戰略方向的調整。俄羅斯不再執著於西化與本土道路的爭辯,過去選擇完全西化的激進道路,不但使得民族矛盾更爲激化,也落入國家解體與兄弟鬩牆的慘境。當前俄烏軍事衝突具有內外因素,在普丁看來,是蘇聯領導者自身政策錯誤的積累以及西方長期介入的結果,是歷史進程的循環挑戰。爲緩解極端民族主義的滋生,過去20年俄羅斯執行「向東轉」戰略。特別是中亞五國位於內陸商貿往來的交通要道,其經濟成長與集體安全都特別仰賴與俄羅斯的之間的區域整合程度。

今年1月5日,俄羅斯遠洋護衛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裝載「鋯石」高超音速飛彈,在普丁視訊觀禮且一聲「龍骨下七尺」的航行順利祝福之下,正式進入戰鬥值勤狀態,未來將執行環繞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遠航任務。俄羅斯的現代海軍艦艇揭示了大國海權競逐與新權力平衡關係的地緣政治再興。中國以科技領先與經濟成長建構亞洲新霸權,亦引起鄰國的不安,是中美結構性衝突的特徵。那麼,中俄強化新權力平衡關係的現實主義,與美國推動民主和平的理想主義,兩者之間的曲折性競合關係,呈現出區域大國崛起與多極體系的全球秩序轉型的新面貌。

(作者爲元智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