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俄烏膠着 新冷戰陷入意識型態僵局(胡逢瑛)

俄羅斯軍隊24日轟炸烏克蘭東部小鎮恰普利涅(Chaplyne)及當地火車站。圖爲火箭摧毀民宅後的畫面。(圖/路透)

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說:「攻城掠地不難,難於贏得戰役。爲此,無需衝鋒和攻擊,需要時間和耐心,沒有比這兩個更強大的戰士了。」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8月16日第十屆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的致詞上談到,多極世界秩序輪廓正在形成,越來越多國家選擇依據自身的經驗、傳統和價值,發展自由的主權道路。他認爲近日臺海局勢的緊張升級,不是純粹一位不負責任政治人物的冒險旅行,而是蓄意破壞地區與全球局勢穩定的精心謀畫挑釁,是美國有意識戰略目標的一部分。他認爲,以製造衝突與混亂的手段圍堵其他國家進行發展,是不尊重他國主權和自己國際義務的表現。北約軍事政治戰略的東擴,與AUKUS都是這種形式下的產物,試圖維持從手中隕落的全球霸權。

隨着俄羅斯軍隊往尼古拉耶夫推進,朝奪取黑海的戰略要地敖德薩的目標緩慢移動,顯示俄方對解放俄羅斯族裔區的目的先於俄烏談判。一方面,俄方認爲2014年基輔政變是非法竊權,流亡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才是莫斯科認可的合法政權代表。另一方面,俄羅斯有意協助盧甘斯克與頓內茨克入聯,長期以聯軍形式捍衛黑海利益,扎波羅熱與赫爾鬆有意啓動公投進入俄羅斯主權內尋求安全庇護。

俄烏持續膠著於零星戰,各方聲稱勝利將屬於自己。在缺乏互信之際,新冷戰的長期對抗難以緩解。扎波羅熱核電站周邊與俄邊境數度遭到飛彈射擊,克里米亞大橋處於遭攻擊威脅,俄著名歐亞主義理論家杜金的女兒在莫斯科郊區因汽車爆炸身亡…。各種被俄方定義爲恐怖主義的行動正在形成俄羅斯社會的心理壓力,擔任俄自民黨領袖的國家杜馬議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與俄共主席久甘諾夫,形成跨黨派緊急會議意見,敦促普丁加速特別軍事行動進程。

然而,俄軍欲控制烏克蘭南部,以削弱西方軍援烏克蘭通道,仍須將傷亡降到最低。烏克蘭戰場不但成爲雙方強化軍事結盟的理由,也成爲武器發展方向的試驗場。各方領導人爲了證明自己並非虛張聲勢,選擇採取強烈措辭,各方愈加困難尋找下臺階的充分條件。《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作爲俄美談判基石,在新冷戰時期仍顯薄弱。

在烏克蘭加入北約和去俄語的憲法方針下,普丁認爲,從西方拒絕與俄談判達成北約不東擴到烏克蘭與喬治亞書面保證開始,俄羅斯沒有示弱的退路。基輔試圖尋求西方的安全保障也懸而未決,俄方認爲,西方不惜把烏克蘭作爲炮灰陣地,以恐怖主義手段達到地緣戰略目標。俄羅斯持續摧毀北約在烏克蘭的軍事設施和攻擊型武器,俄烏談判石沉大海,仍需安置俄佔區人民生活。

儘管西方目標是使俄羅斯在俄烏軍事衝突中變得更加虛弱,然而,普丁卻聲稱自戰事開始西方就輸了。通膨與經濟停滯反而成爲俄羅斯與西方集體經濟轉型的理由,各方積極拓展經濟替代對象。顯然,普丁是從俄羅斯在國際秩序中的不順從單極霸權來進行抗衡。當大國在權力競逐過程中傾向於採取武力來捍衛本國的核心利益時,非西方國家的戰略平衡將在建立國際新秩序中嶄露頭角。在西方新自由主義與非西方傳統價值的僵局尖銳化之際,各國的新保守主義者都堅稱須回到自己所定義的傳統價值中。華府仍在思考中美關係的兩種場景:控管分歧,拖延決裂的時間;代理人戰爭畫分新兩極世界。進攻型現實主義者認爲,很難調和權力消長的利益矛盾,美俄競爭世界秩序主導權使談判失效,點燃戰火,和平才能確保中國長期受益。(作者爲元智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