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中科院往事追憶/核武風雲在臺灣(一)(朱偉嶽)

1945年8月9日,美國日本投下原子彈爆炸後,蕈狀雲直衝高空。(新華社

20世紀40年代,是國民政府(下稱國府)軍事委員會蔣介石(1887~1975)委員長領導下的中國,和日本帝國作殊死戰的一段時期,前後歷時八年,史稱八年抗戰。在抗戰末期,國府與同盟國美國緊密結盟,加速訓練美式配備中國新軍,準備在華中華南地區,對日本皇軍,作反撲進擊,希望把在大陸地區的日本軍隊全數殲滅,光復中國失土。

但日本皇軍,並非泛泛之輩。在民國成立前六年(1905),日本曾在旅順及對馬海峽大敗俄國陸軍海軍,佔領我國遼東威鎮全球。在侵華蘆溝橋七七事變後四年(1941),日本又膽敢分兵南下,於襲擊美國珍珠港以後,無論在太平洋東南亞各地,亦如秋風之掃落葉,美、英軍隊,皆非其敵手。其時英、美二國東方的表現,實遠不如國府軍隊在大陸的表現出色。致香港新加坡、東南亞、菲律賓等地及太平洋諸島,皆快速被日軍鐵蹄侵佔。想要殲滅日軍,在當時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好有一比,譬如並世各地之籃球球隊,當年日本皇軍的實力,實相當於今美國之NBA勁旅。而中國軍隊呢,或者最多是今日臺灣職籃水平。假如把NBA的冠軍隊伍,拿來和臺灣職籃球隊比賽,其輸贏幾乎是可以預見的。八年抗戰期間國府軍隊所以還能和日本皇軍作一較量,一是依靠軍隊的數量多,二是依靠熱烈的民心支持與高昂士氣拼搏。實在打不贏時就撤退,換一個地方再打,也就是蔣介石所謂以空間換取時間戰略

所以中國能單獨抵抗NBA日本軍隊四年,而後又與美、英結盟續打四年;而且在抗戰建國口號下,越打越強大起來,有望在美式裝備的協助下,在中國大地上,殲滅全部二百萬侵華日軍。但是真正把日本立刻打垮的,並不是愈打愈增強的中國軍隊,而是美國人投擲在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故原子彈的威力,對當時中國的領導人蔣介石來說,無疑有極爲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