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宅住戶素質差? 社運人士嗆:住豪宅的也會犯罪啊
臺北市長柯文哲的社會住宅政策爭議不斷,部分民衆擔心承租戶素質、生活習慣不佳,會使居住品質、房價雙雙下降,甚至有里長直言,「整個裡都完了!」對此,住宅社運人士12日怒批,有錢的住戶,生活習慣、品行就比較好嗎?「有些住豪宅的人,也是會犯罪啊!」
柯市府釋出捷運聯開宅作爲社會住宅,引起許多住戶反彈,憂心生活品質下降、房價下跌。不過社運人士指出,從實價登錄資料來看,社會住宅並未導致房價下滑,住戶們的疑慮,可能是來自「社會住宅、國宅管理制度不佳」的刻板印象,因此承租戶素質並非重點,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纔是關鍵。
社運人士說,社會住宅的承租人,或許目前收入有限,無力負擔臺灣的高房價,但不代表人品、素質比較差,過了10年、20年後,他們也可能成爲大企業家或政壇要角;而有錢買豪宅的人,品行、生活習慣就真的高人一等嗎?「有些住豪宅的人,也是會犯罪啊!」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副召集人呂秉怡也認爲,聯開宅住戶的反彈,多半來自個人疑慮,重點在於政府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讓社會住宅的住戶,有明確規則可循。
呂秉怡舉例,很多人在臺灣開車橫衝直撞,但在日本、美國開車時,卻很守規矩,主因在於當地法規制度健全,用路人也願意遵守秩序;如果社會住宅能建立良好管理制度,市政府也嚴格要求住戶遵守,自然就不會有「居住品質下降」的疑慮。
呂秉怡強調,過去在郝龍斌擔任市長期間,臺北市的公共住宅,採取「記扣點」管理制度,若承租戶不守規矩,累積「負評分數」到一定程度,租約就會被中止,無法繼續承租,柯市府在公共住宅管理上,可繼續採行此類措施。
呂秉怡認爲,公共住宅若能結合社區營造,可帶動社區共榮,居住品質會更好,周邊居民接受度也會提高,柯市府可嘗試實施,如果成效良好,就能運用這些正面案例,進行故事行銷,讓公共住宅擺脫管理管理制度不佳的刻板印象。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副召集人呂秉怡。(圖/記者林信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