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制兵馬俑技術 源自古希臘

林宇民考古團隊指導下,檢視由秦始皇陵出土的古劍。(國家地理頻道提供)

紀錄片《秦始皇陵的驚天秘密》穿插戲劇手法,說明秦始皇曾檢視古希臘人像雕塑。(國家地理頻道提供)

證據顯示,兵馬俑的靈感來源於古希臘。(國家地理頻道提供)

兵馬俑製作是學外國的?國家地理頻道16日將在臺灣首播《秦始皇陵的驚天秘密》,指出考古學家發現被譽爲世界第8大奇蹟之一的秦王墓兵馬俑,建造靈感可能來自古希臘雕塑啓發,並有西方工匠親授製作技術,推測秦朝與古希臘接觸,比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早1500年,若此事爲真,東西方世界交流歷史恐怕將重新改寫。

兵馬俑屬中國出土年代最早的真人大小塑像,2013年有英國學者曾提出,從古文獻記錄發現,秦朝之前未出現過真人大小雕像,多是20公分左右的簡單小型雕像,兵馬俑製造技術與風格與先前相差甚遠,認爲秦始皇是效法古羅馬,下令建造兵馬俑。

過去歷史一直認爲中國和歐洲最早接觸者,是13世紀的馬可波羅。

雕像尺寸巨大變化

「早在絲綢之路開通前,秦朝就與西方密切接觸,遠早於過去的認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學家李秀珍認同這項說法,認爲雕像尺寸巨大變化,肯定受到中國以外文化影響。

DNA證實西方人定居

秦始皇陵墓中發現的百戲陶俑鳥類青銅雕像,靈感來自古希臘雕像和藝術論點,受維也納大學藝術歷史學家盧卡斯尼可支持,認爲手法類似於古希臘和埃及失傳的蠟制技術。

此外,新疆遺址中發現歐洲特有粒腺體DNA,證實可能是有西方人在秦朝或更早時,定居中國。

此外,新發現還包括透過地球物理學證實,秦始皇陵墓遠大於原先推估的57平方公里,面積是埃及帝王谷的200倍,大約有100平方公里;憑藉無人機技術,還發現兩條從秦始皇陵墓葬羣中心通向外界的新通道,其中一條通往中國西北部邊關,現在的甘肅臨洮

小 靈 通兵馬俑

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西陽村的秦始皇陵外圍,被視爲戍衛陵寢之用。整個陵墓自1974年因村民挖井發現,至今尚未發掘完成。陶俑由工匠加工燒製,容貌體態各不相同,兵俑原漆有紫黑紅綠等十種顏色,且依秦軍編制,有軍官、不同兵種戰車馬匹等,再搭配真實兵器、裝備,透過兵馬俑可瞭解秦代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莊舒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