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穿越千年 揭秘兵馬俑修復全過程

本報訊

1974年,秦始皇兵馬俑被打井的農民意外發現。自此,「世界第八大奇蹟」逐漸被世人所知,甚至成爲華夏文明代名詞,並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威嚴肅立的兵馬俑背後,隱藏的是怎樣的修復過程,兵馬俑身上所附着的色彩又是怎樣保留下來的?近日記者走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挖掘現場實驗室,揭秘兵馬俑從挖掘到修復再到展出的整個過程。

上圖:工作人員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號坑發掘現場測量繪圖。周圍已發現的兵馬俑殘片已被分別編號,等待進一步清理挖掘。

上圖: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號坑拍攝的發掘現場。

上圖: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復實驗室,發掘出的兵馬俑殘片被編上號碼等待拼接修復。

上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復實驗室工作人員展示一件兵馬俑殘片內側面。製作工匠手指塗抹(左)和工具敲擊(右)的痕跡清晰可見。

上圖: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復實驗室,工作人員介紹兩尊已經部分修復的兵馬俑。其中一尊陶俑鎧甲腹部紅色彩繪清晰可見。爲了保持溼度防止殘存顏料乾燥翹曲,修復人員用保鮮膜包裹兵馬俑。

上圖:在秦始皇陵9901陪葬坑修復工作室內,工作人員將掉落的漆片重新拼貼回發掘出土的兵馬俑殘塊上。

上圖:在秦始皇陵9901陪葬坑修復工作室內,工作人員使用特殊化學材料固化兵馬俑殘塊上殘存的顏料。

上圖:工作人員在秦始皇陵9901陪葬坑修復工作室內修復兵馬俑殘塊上殘存的色彩。由於工作室建在陪葬坑挖掘現場,遊客可以近距離觀看文物修復過程。

上圖:在秦始皇陵9901陪葬坑修復工作室內,工作人員在兵馬俑殘塊斷面上塗抹特殊膠水準備修復。

上圖:在秦始皇陵9901陪葬坑修復工作室內,工作人員繪製出土兵馬俑殘塊的資料圖。

上圖:在秦始皇陵9901陪葬坑修復工作室內,工作人員清理即將拼接的兵馬俑殘塊斷面;中:工作人員用特種膠將兵馬俑殘塊粘貼在一起;下:殘塊拼粘完成後,工作人員用繩子加以固定。

上圖:經過修復的兵馬俑被送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號坑展出,經過技術處理,陶俑身上殘存的色彩得以完好保存。

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