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總覺得自己容貌有缺陷戀上整容,醫生:軀體變形障礙

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對自己的外貌體型極度不滿意,往往在嘗試了一次整容手術後,還會不斷對其他正常部位提出整形要求。女大學生苗苗就是其中之一。2年前,長相乖巧的她卻突然對自己的容貌非常不滿意,並不斷請求父母答應她做整形手術……

5月2日,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治療師國建介紹,苗苗戀上整形可能不是愛美,而是她患上了一種名爲軀體變形障礙心理疾病。需要注意的是,此類患者伴有高自殺風險

目前,此病病因病理生理機制未明,業內認爲可能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如童年遭受過多的譏諷、嘲笑或虐待,都可能是危險因素。

對自己容貌非常不滿意

2年前,成都女大學生苗苗突然對自己的五官感到非常不滿意。開始是覺得眼睛小、不夠深邃和明亮;之後是鼻子,想要鼻子再高一點,鼻翼再收一些;然後是嘴巴,覺得嘴脣再薄一點就好了;接着是下巴感覺不夠尖翹。最後,她覺得臉上皮膚也很鬆,還有脖子上皮膚也是,可能需要做激光之類治療纔會更緊。

那個時候,苗苗剛上大學。儘管課業很重,但她每天照鏡子、自拍、錄像,關注臉部時間越變越長,從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再到幾個小時,後來索性翹課照鏡子,最長的時候佔據了全天大部分時間。

苗苗不只是單純照鏡子端詳,她還會查找人體各種“正常”的比例圖,詳細地列舉出所有不滿意的部位,比如研究什麼是“三庭五眼”、鼻子和下巴要成多少度、下巴到脖子的距離多少最完美等。

張口向父母要錢整容

前段日子,苗苗在鏡子前不停地用尺子在臉上比劃,還不斷上網搜尋各種解決辦法,也諮詢過幾家國內知名整容醫院,甚至還上論壇貼吧與一羣陌生人聊哪裡做手術更靠譜。

好不容易把整容的辦法找齊了,可緊接着她又陷入新的焦慮中:“現在還是學生,根本沒有錢整容怎麼辦?”一天,苗苗實在忍不住,只能跟父母攤牌

最開始,她反反覆覆提出要求去做雙眼皮手術,次數多了,父母爲了不妨礙她學習就答應了。可當她做完雙眼皮手術,她又覺得不滿意,認爲沒有做好,總感覺眼睛和鼻子的比例也不合適。於是,苗苗又要求父母給錢去做眼睛和鼻子的手術……

總認爲自己有缺陷 甚至想到自殺

面對女兒要求繼續整容的請求,苗苗父母只能說考完之後再看,但是女兒仍舊不依不饒,一心只想去做整形手術,完全沒有學習的心思。漸漸地,父母發覺她不對勁,問道:“你是不是整形成癮了,怎麼這麼不爭氣?”

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治療師嚴國建認爲,苗苗這種情況是一個很典型的軀體變形障礙。同時他指出,在國內外診斷系統裡,目前還沒有“整形成癮”這個診斷名稱。對於有些所謂“整形成癮”的情況,可能就是軀體變形障礙這種疾病。

嚴國建介紹,軀體變形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簡稱BDD)是一種強迫相關障礙,指身體外表並無缺陷或僅是輕微缺陷,但患者總認爲自己存在缺陷,或過分誇大其輕微缺陷,覺得自己丑陋不堪或令人厭惡,且已引起他人注意,爲此而苦惱的一種精神疾病

回到苗苗的案例,苗苗外形並無缺陷,但她卻總覺得自己不夠美。爲此,她很難過。當看到自己有如此“明顯”的身體缺陷,父母卻不聞不問,她覺得父母一點也不關心自己。她回憶道,每當自己去找父母或朋友訴苦,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不說我們都看不出來!”但聽完以後,苗苗本人並不因此感到高興,而是接着問道:“那我說了之後,你們就能看出來了嗎?”如果對方說“是”,她就陷入痛苦;如果對方說“不是”,那她會覺得是在騙她。就這樣,她一直陷於痛苦難過的情緒之中,甚至有自殺的衝動。

醫生:此類患者伴有高自殺風險

遺憾的是,目前有關BDD的流行病學資料較少。嚴國建介紹,根據現有國外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在普通人羣中BDD病率爲0.7%~2.4%。在特殊人羣中,例如皮膚科和整形外科患者中BDD患病率更高,可達3.2%~53.6%。該病大多在青春期起病,病程較長,治療不當時多轉爲慢性。同時,BDD常共病抑鬱障礙和焦慮障礙。

“需要關注的是,此類患者伴有高自殺風險,尤其是伴隨抑鬱症狀時,自殺觀念和自殺未遂發生率通常較高。”嚴國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這種先佔觀念如同強迫觀念一樣苦惱着患者,難以自制,並驅使患者照鏡不止、過度修飾、向他人反覆詢問、徵求朋友或家人對自己外表的評價,以期得到這些部位是“正常”的保證。

是什麼導致苗苗等類似患者罹患此病?嚴國建指出,目前,BDD病因與病理生理機制未明,業內普遍認爲可能是生物、心理、社會文化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有研究發現,BDD與抑鬱症具有高共病率,這些患者家族中亦出現了高情感障礙、強迫症患病率。此外,社會文化和心理因素也影響BDD的發生,如社會文化、家庭成員同齡人對外表過於注重,童年遭受過多的譏諷、嘲笑或虐待,都可能是BDD的危險因素。

許多患者不能意識病症所在

那麼,軀體變形障礙與整形醫學又有什麼關係呢?

軀體變形障礙與整形醫學關係十分密切。許多患者由於不能意識到自己的病症所在,往往首診於整形外科、口腔科或皮膚科,尤其是整形外科,要求手術治療,以修正其感知到的缺陷。

除確有輕微異常者外科手術有良好改善外,一般療效不佳。不少患者術後仍不滿意,或出現症狀替換,轉變了對身體的關注部位,從而產生新的外表缺陷先佔觀念;甚至認爲手術糟糕透頂,使“缺陷”更加嚴重,於是再次尋求手術治療。外科治療效果不佳的原因,源自患者對手術後果的非現實期望。結果患者愈加厭惡自己的容貌,甚至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

嚴國建認爲,對於BDD患者的整形外科訴求,需要精神科醫生、皮膚科醫生和整形外科醫生緊密配合,共同評估和謹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