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好熱,吐魯番說來個烤雞蛋吧?
《西遊記》中師徒4人西天取經路遇火焰山,唐三藏見一長者問:“貴處遇秋,何反炎熱?”老者道:“敝地喚作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唐三藏問:“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去不得。那山離此有六十里遠,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卻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唐三藏聞言,大驚失色,不敢再問……
小時候一直以爲這地方應該就只存在書中,然而真是太太太天真,長大後知道中國最熱的地方是吐魯番,吐魯番就藏着這座“火焰山”!
《山海經》中將其稱之爲“炎火之山”,維吾爾語則是“克孜爾塔克”,意爲紅山,隋唐時期曾叫“赤石山”,真是不遺餘力的給它加點顏色啊!火焰山山體溝壑林立,曲折雄渾,只能說“寸草不生”。
在夏天足夠日曬的時候,地表能達到75℃,最主要的是,在火焰山無處可躲,熱浪滾滾,你就是鍋中的烤雞,還泛着油煙撲鼻的香味。
火焰山爲什麼辣麼熱?一種說法來自吳承恩老先生,他覺得“火焰山的生成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自太上老君煉丹爐出來蹬掉幾塊帶着餘火的磚,磚落到人間形成的。”我們的悟空大神又不小心背鍋了……
其實火焰山的熱,來自內外施壓,一則是地理位置偏靠內陸,離海洋遠,地勢還奇低,熱量根本散發不掉,就成了天然的火爐,而且!!!這還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看它的歷史出身,就被人發現地底下藏着會自燃的煤層,像平常鎖着屋子,蹲着坑,還不能打開窗子透透氣,你說能有多憋屈就有多憋屈啊!
說他們地表能烤熟一顆雞蛋,也是小瞧,他們早就發明了當地特產“沙窩烤雞蛋”,售價5元1個,每到這個時候,供不應求。
天氣造就了他們的日常飲食,跟饢分不開。饢直到現在也還是新疆人不離不棄的主食,維吾爾族諺語中有“一日不可無饢”的說法,可見饢在維吾爾族人飲食中的地位。考古資料表明,新疆3000多年前的墓葬中就有比較原始的饢出土。維吾爾族製作的饢都是在饢坑烤制而成,水分含量低,長時間儲存也不會壞,便於攜帶,還能做長途旅行食品,也可以參考“切糕”的由來。劉熙《釋名》解釋,“饢”指的是一種形狀很大的餅,上面敷有胡麻。唐代白居易詩中雲:“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饢傳入中原地區後,深受漢族人民的青睞,後來又演變成大餅、燒餅、鍋盔、火燒等麪食品種。
你肯定要說,如果這麼熱,他們如何生活了上千年?有磚家就出來解釋了,他們雖然很熱,但通常都在沙漠中打洞,直到太陽下山了纔出來勞作,是真正的“巡夜人”,而真正等到太陽走了之後,氣溫就猛然下降,有時候深度睡眠也會被凍醒!
吐魯番的交河故城還保留着一個有意思的遺蹟——蘇公塔,按常理來說我們建房子是由下而上建,打了地基就讓樓房層層變高,而此地卻是反着來,從地面往下挖,挖得越深越涼快,直接在地下建起了一排排的房子。
小時候唸書看到的“坎兒井”,被列爲與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爲中國古代三個偉大工程,有記載說是林則徐發明的,但也有人不信,但無論信不信它就在那裡,爲我們灌溉了一串又一串的葡萄。坎兒井利用山的坡度,積蓄天山融雪以及春夏的雨水,並在地表設一道明渠,成爲名副其實的“地下灌溉系統”,也成了不少人的解暑勝地。
但如果你現在站在北上廣,說着“我好熱”的時候,和吐魯番比起來,其實那不算是什麼熱!好了不服氣的親們,來曬你們的座標和氣溫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