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旗下債基遭大額贖回 債基能否持續長紅?
(原標題:南方基金旗下債基遭大額贖回 債基能否持續長紅?)
5月以來,除南方基金外,另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債基發生大額贖回,這是否意味着債基步入階段性調整期?債基是否會持續穩定向好值得關注。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稱,債基的大額贖回可能與債市的基本面變化有關,比如市場對未來利率的預期變化、信用風險的重新評估等。另外,基金機構投資者的持有人結構較爲單一,可能更容易受到大額贖回的影響,因爲一旦有大機構選擇退出,就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南方基金髮生大額贖回 公司調整淨值精度
近日,南方旭元債券A發生大額贖回,爲確保投資者的利益不受侵犯和損失,公司將南方旭元債券A的淨值精度調整至小數點後第八位,即小數點後第九位四捨五入。該只基金將自對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不再產生重大影響時,恢復基金合同約定的淨值精度。
5月以來,已有超過20家機構發佈了提高產品份額淨值精度的公告,除南方旭元債券A以外,還有國壽安保安裕純債半年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摩根瑞欣利率債基、融通通源短融債券B、金元順安豐利債券C等基金髮生了大額贖回並作出淨值精度調整。
2月7日,東吳證券發佈研報顯示,通過對新發行及定開型純債基金規模的研究來觀察一、二級市場的情緒變化,預計止盈壓力時間點可能在6月。截至 2023 年底,純債型基金規模總共約6.7 萬億元,鑑於定開型純債基金每月開放規模較總量而言佔比較小,且出現踩踏式贖回的可能性較小,止盈壓力有限。5月份多隻基金大額贖回壓力顯現,這應驗了東吳證券2月份作出的預測,只是止盈時間提前了1個月。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現象可能表明投資者對市場前景或基金表現的擔憂,導致大量投資者同時選擇贖回,以規避潛在的投資風險或鎖定已實現的收益。大額贖回本身可能並不會直接影響基金的淨值,但由於可能引發的資產拋售行爲,以及贖回費用計入基金資產等因素,可能導致基金淨值的波動。
柏文喜告訴記者:“大額贖回現象與市場利率風險、債市震盪、機構投資者的止盈行爲等因素有關。由於資金大額贖回或重倉股/債暴雷等,導致基金單日淨值大幅波動,以至於公告提高基金份額淨值精度的情況,這一現象在業內並不罕見。”他強調,債市的調整可能導致持有債券較多的基金,如債券型基金,面臨較大的市值重估損失,風險偏好低的投資者可能會選擇大量贖回以避免進一步的損失。另外,投資者情緒波動也是可能的因素,特別是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時,投資者可能會出於對未來市場走勢的擔憂而選擇贖回。
5月13日,財政部公佈2024年超長期國債發行安排,涉及期限20年、30年、50年。5月17日,30年期國債的票面利率公佈爲2.57%,總額400億元;5月27日,20年期國債的票面利率公佈爲2.49%,總額400億元;6月14日即將發行的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利率預計在2.8%至2.9%之間。
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表示,因爲市場無風險債券供給增加,部分投資者想要切換到其他無風險債券的投資賽道,比如國債,從而導致了債券型基金被贖回,從本質上看,債券型基金當前收益率和國債相近,但債基收益率會隨利率水平波動,而國債可以長期鎖定,所以,如果投資人預期未來利率下行,那麼長期國債勢必比債基更理想。
針對債基大額贖回對後市的影響方面,柏文喜進一步指出,大額贖回可能會導致基金管理人不得不拋售一部分資產以應對贖回壓力,這可能會對市場產生短期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在流動性較差的市場或資產中。長期來看,如果贖回潮持續,可能會導致基金規模縮小,影響基金的運作和投資策略,甚至可能引發清盤。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場出現“資產荒”,市場上優質投資機會減少,導致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難以找到能夠滿足其回報的資產進行配置。國債發行高峰期來臨,使得資金更多向國債及債基流動。
4月債基淨值環比增8.19%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 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51家(包括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1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30.78萬億元,至此,公募基金規模突破了30萬億元“大關”。
同期的開放式基金中,貨幣型基金表現最爲亮眼,淨值從12.48萬億元增長至13.44萬億元,環比增長7.70%。債券型基金共2421只,環比增長1.64%;淨值約6.14萬億元,環比增長8.19%。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別有2406只、5021只,環比增長2.17%、0.30%;淨值分別爲3.18萬億元、3.72萬億元,環比增長2.78%、1.86%。
從基金份額的角度來看,貨幣型基金份額最多達13.44萬億份,環比增長7.70%;債券型基金份額爲5.45萬億份,環比增長7.78%;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份額分別爲2.74萬億份、3.41萬億份,環比變動0.75%、-0.63%。
記者順着時間線梳理髮現,債券型基金資產淨值從2022年末的4.27萬億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5.32萬億元,債券型基金的總利潤達到了2381億元,超越了貨幣型基金的總利潤。然而,其他基金類型如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在2023年都出現了虧損。
2024年以來,以每週收益爲單位,債券型基金波動幅度相對較小且基本處於正收益區間,除1月下旬及3月中旬債基微幅下探外,其餘時間幾乎都處於正收益。而股票型基金漲跌幅度相對較大,1月中下旬、3月中下旬至4月初,股基收益下探最大至2.5%,其它時間收益處於正值。
5月份,債券市場當月數據仍未出爐,但債券大額贖回事件頻發揭示的投資者情緒不穩在1月份就已顯現,1月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累計出現9次較前日的回升,自2.56%震盪下行至2.40%。債市收益率反覆回升下降,昭示着當期債市情緒仍不穩定。
盤和林在談及未來債基趨勢時表示,債基的波動不會太大,尤其是低風險債的債基,股基和債基的投資者羣體並不相同,所以無法直接比較,個人認爲未來債基總體依然保持穩定,而股基需跟蹤市場行情,中期看受益於利率下行,股基更佳。
另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債基的未來走勢將受到利率變動、信用環境、市場流動性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如果市場預期利率上升,債基可能會面臨壓力;反之,如果市場預期利率下降,債基可能會表現較好。股基的走勢則更多地受到經濟增長、企業盈利、市場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如果經濟增長預期改善,企業盈利前景看好,股基可能會有較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