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最care「公設比」? 律師點出「這個」才重要!
文/蔡志揚
要知道什麼是公設比,首先要有一個觀念:房子的產權面積是由專有面積加上共有面積所組成。專有面積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是指公寓大廈中具有使用上之獨立性,且爲區分所有之標的者,也就是室內空間(主建物)及陽臺、雨遮(附屬建物)。共有面積則依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法令,包含:
⑴共同出入、休憩交誼區域,如走廊、樓梯、門廳、通道、升降機間等。
⑵空調通風設施區域,如地下室機房、屋頂機房、冷氣機房、電梯機房等。
⑷法定停車空間。(含車道及其必要空間)
⑺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
⑻其他。
登記面積則是專有面積加上共有面積。想像一下,家門內就是專有的地方/專有面積,家門外就是公用的地方/共有面積。爲什麼需要公用的地方呢?因爲要進到家裡,勢必得經過大樓的大廳、走廊、樓電梯等,又或是日常生活中必須的水塔、機房等,都是組成一間房子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共有面積是組成新大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假設家裡的專有面積是二十八坪,另持分了外面的共有面積十二坪,產權就會登記成四十坪(先不考慮停車位)。而一般認爲的公設比便是以「共有面積÷登記面積」,以上述例子而言,公設比便是30%(12坪÷40坪)。
「公設比」不是法定名詞,也沒有法定的定義與算法,所以與其關心公設比的高低,倒不如多花心思在專有面積上,好好想想專有面積是否符合生活需求。一般正常的實施者會規劃合理的公設比,因爲公設比愈高其實愈難銷售,如果房子賣不掉,即意味着實施者投入的成本無法回收,對實施者來說就麻煩大了。特別要注意的是,沒有天花板的空間,比如說中庭花園、露臺是無法做爲產權登記的。
●作者:蔡志揚,執業律師,輔仁大學法學碩士,專攻營建法。自九二一地震後開始接觸都市更新案件,爲當今都更實務經驗最豐富的律師之一,審閱過數百件都更合約及合建契約。本文出自時報文化新書《一次看穿都更×合建契約陷阱:良心律師專業解碼老屋改建眉角》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本報有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