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室裡的春天 陸聲音產業夯

出版公司有聲書蔚爲流行。(石詠琦提供)

傳媒集團都有自己專屬錄音棚。(石詠琦提供)

小趙穿着紅衣、戴着紅帽錄音室裡穿梭。這是她來到北京工作的第二週,雖然只是個實習生,小趙超級賣力,因爲她酷愛這份工作,從吉林來到首都,又能找到這家蜚聲國際的媒體集團,多少同學都羨慕得流口水薪資根本不是重點,每天能看到名人,那就叫一個:激萌。

一旁的專業錄音師很誇她,「奇怪,她的東北口音,一到了話筒前面就字正腔圓」,這是最佳的評價,只不過是剛畢業的傳媒小姑娘,能夠給動畫配音,就算了不得了。「她可以幫我很多忙,因爲在學校裡面,她有過相關活動經驗」,專業錄音師這麼說。

錄音師,每天躲在陰暗無聲的錄音室裡,有甚麼迷人之處,可以讓00後的孩子們趨之若鶩?這得先看看,錄音室都做些甚麼?北京至少有上千家錄音間,主要業務就是給影視明星音樂團體、培訓講師電影動畫錄音和配音。當然,還有更專業的廣播電臺和電視臺。

一個講師如果要找個錄音室來錄製課程,正規的價格是6000元人民幣一天。錄音師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聲音錄下來之後,用一個隨身碟讓講師帶走,不負責後製作,如果要後製作(例如混音),價格另議,通常一則要500-600元,而且還要排時間,不是想做就可以馬上進行。

錄音室業務量大增

有那麼多業務可以養活錄音室?不必懷疑,隨着科技進入辦公室,如今所有的線下課程都已經轉入線上,大企業連線直播課程,用的是線上會議系統;中小企業的員工,則可以由手機APP就學習最新課程,而這些內容都要透過專家和顧問用音頻或視頻錄製好之後,再公佈周知在公司內部的網站上。

更何況,中國幅員廣大,不可能每個求知若渴的人們會集中到某個地方去上課。各式各樣的線上課程比比皆是,這都需要外包這些課程到專業錄音室裡面去錄製,專業錄音室裡面的設備比自家的小麥克風加上手機或電腦要強得多,現代的「聽家」不但要聽得舒服,而且要有高品質的聲音輸出。

老牌的「喜馬拉雅」APP爲例,原來這是一家廣播FM爲主要聽衆的企業,如今涵蓋的各類音頻內容,已經讓這家公司變成「在線聽書電臺」:有聲小說、有聲讀物、有聲書、有聲兒童讀物、相聲小品和鬼故事分門別類琳瑯滿目。據說目前總用戶已經到達4.8億,該公司所製作的這多產品,當然也不可能自己養一個巨大錄音室,以及更多錄音師,基本都是外包給專業錄音室去處理。

有聲書受到歡迎

更多的有聲書APP也如雨後春筍般展開,「有書」系列就是一例,針對現代人沒有時間看書,所以發展出「有書共讀」、「有書快看」、「5分鐘看完一本書」、「有書君」等等系列產品,幾乎每天早晨的微信朋友圈裡面,年輕人打卡的內容都是在炫自己已經看了多少書,甚至把抖音這些小視頻都耍在腦後。

比起傳統媒體「內容」爲王的時代,如今是「人人可以爲師」的時代,任何知識只要能新奇有趣就可以變成課程,新農村的養殖戶發明一種山上散養黑豬的經驗,或者海邊漁夫網箱養殖大黃魚的故事,一樣可以吸引大量的粉絲關注他們的故事和內容,更不用說是科技類學習的新知和5G時代的新趨勢,只要能變成聲音或畫面就可以賣錢。

因此,當下最值錢的不是培訓師、專家、教授或影視明星,而是網紅。無論你是甚麼身分,只要在網上受到追捧,那就是錢,相反的,空有一肚子學問而默默無名,那就只能等着喝西北風,成爲網紅以後,無論你講甚麼都是寶,大家都追捧,都會被奉爲聖經。

所以,「有書君」是誰不重要,聽他講書纔是關鍵。並且「有書君」也可能變成「張書君」、「王書君」這也無妨,大家都要錄製有聲書,都要找個專業的錄音室,還要配上一位專業錄音師,這才能做出標準一流的有聲課程和有聲書,當然就催生了錄音室的春天。

錄音師收入佳

錄音室面積不必大,也無須在熱鬧的街區,北京通常稱爲錄音棚,到處都有,規模較大的錄音棚有很多間專業錄音室,可以錄歌曲,甚至樂隊進去錄製都可以,比較小的只有三、五個隔間,設備都差不多,只有音軌不同。錄音間的首要前提當然是要很安靜,所以會有很好的隔音吸音)設備,還有通常錄音室都比較冷,空調開得比較大,這是與設備的要求有關,不宜過熱,有的專業錄音棚可以提供聲樂老師現場指點,讓喜歡自己錄個專輯的音樂愛好者,可以把歌唱得更好。

廣播電臺當然有更專業的錄音間,不過這些是給電臺人員使用的,不接受外人進去使用,廣播電臺裡面的廣播主持人,都經過專業訓練或者是傳媒畢業的學生,他們自己會操作電臺的設備,不需要另外找專業錄音師搭配,除非少數例外,如果錄製特殊大型節目,那就需要大家總動員

專業錄音師以往在中國是要考證照的,2016年以後取消了,錄音師可以分爲五級,分別是初級錄音師、中級錄音師、高級錄音師、錄音技師和高級錄音技師。除了對於錄音設備的操作熟練,聽覺敏銳當然很重要,此外,錄音工作需要很長時間待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需要有非常好的耐力和體力,否則很難完成交付的任務,錄音師的待遇比音響師要高得多,至於是多少收入,就要看個人的實力。

話又說回來了,像小趙這樣的小年輕,往往他們工作的目的不在於工資,而是在於機會,如果能夠每天接觸新鮮的事物,又能看到有趣的人,聽到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新知,就會感覺自己是走在時代的尖端,這樣的工作即使對外人眼中看來很單調無趣,但對社會新鮮人而言是絕對有吸引力的。

自古行行出狀元,也許有一天,她成了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配樂得主,那就不是一個錄音間,或錄音師的故事可以寫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