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10年增1倍!鮪魚肚恐罹癌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臺北報導

淋巴癌是「沉默的癌症」,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某些症狀又跟感冒很類似,以致容易讓民衆忽視或混淆,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期。不過,由於淋巴癌是少數早期就能治癒的癌症,因此,只要民衆能夠早期發現,就會有治好的機會。

▲淋巴癌是「沉默的癌症」,除手術切除外,標靶化療也是治療的重要一環。

在癌症希望基金會積極推動下,「915世界淋巴癌日」今年在臺推廣邁入第10年,持續宣導「燒、腫、癢、汗、咳、瘦」6大症狀,今年更特別邀請抗癌1到10年的病友錄製宣導短片,鼓勵所有淋巴癌病友積極面對,全程治療、全程守護,打擊淋巴癌。

沉默的癌症 全身疾病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長庚醫院血液腫瘤醫師王正旭表示,淋巴癌爲惡性腫瘤,屬於一種全身性疾病。早期症狀多半出現在頭頸部腋窩腹股溝淋巴腺產生腫大的現象,檢查時可以摸得到,這些淋巴節通常不會痛也不會紅腫,一般來說,會紅腫熱痛的淋巴結腫大多半是淋巴腺發炎

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錄調查發現,臺灣1年新增2915位淋巴癌新增病患,過去10年成長達1倍,其中常見的非何傑金氏淋巴癌有2082人,換言之,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約佔所有淋巴癌病人的7成左右,不容小覷。

腹部腫脹 錯當鮪魚肚

案例分享:69歲的莊先生5年前發現腹部腫脹超過1個多月,小腹突出如同鮪魚肚,平日皆有運動習慣飲食並無過量的他,雖然察覺到身體變化,但又像是年紀大了身材走樣,沒有第一時間就醫。

直到某日看到出遊照片,自己的小腹異常突出,而用手壓還有硬塊感,疑惑之下就醫才發現,在腸繫膜部位竟長了16.5公分的腫瘤,如同烏魚子般大,確診後竟已是晚期淋巴癌;莊先生才驚覺,先前曾對發燒、過度流汗狀況不以爲意,原來都是淋巴癌的症狀。

標靶化療 降低死亡率

確診後莊先生立即展開長達半年的標靶治療搭配化療之療程,腹部腫瘤由原本的16.5公分縮小至9.5公分,在完整療程後,再透過手術切除腫瘤,現在身體恢復狀況良好

醫師強調,淋巴癌的種類繁多,其中,對於大部份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的病人而言,標靶藥物的加入,能強化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非何傑金氏B細胞侵襲性中高惡性度的淋巴癌,在化療及標靶治療的完整治療下,近6成的病友可以存活超過5年。

臨牀症狀 6字訣

目前對誘發原因仍不是很清楚,可能跟長期暴露在某些化學物質病毒感染、嚴重免疫機能異常、某些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這些族羣的罹病率爲常人的數10倍,但遺傳傾向則相當少見

1.燒:指的是突發性但不明原因的發燒。

2.腫:指的是脖子腋下、鼠蹊等地方突然出現無痛卻大於2公分的腫塊

3.癢:指的是持續性全身發癢的症狀。

4.汗:指的是夜間異常出現大量盜汗的情形

5.咳:指的是喘不過氣或是出現不明原因咳嗽的症狀。

6.瘦:指的是體重異常下降超過百分之一,同時還會感覺精神疲倦。

醫師小叮嚀:

民衆在日常生活上應多加留意,只要發現身體有異常腫大情形就馬上就醫檢查,通常只要透過腫大的淋巴結或病變處進行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後,就可以確診是否爲淋巴癌,如此就有助於做好早期防治的措施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