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鐵嶺:農機農藝融合提升複合種植產能
秋收接近尾聲,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老城鎮五勤村的一片農田裡,玉米秸稈挺拔、穗棒金黃飽滿,與之相鄰的是壟作大豆,一株株豆秧上結滿了密密麻麻的豆莢,套種的玉米與大豆長勢很好。這是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的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試驗示範項目,田間實施的是不等株距、不等行距玉米大豆套種模式。
伴隨着機器轟鳴,兩臺籽粒直收機駛入田間,開始了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實收測產。昌圖縣130餘名基層農機人員和種植戶也趕到田間,一邊觀摩先進的種植模式,一邊等待測產結果。
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研究員高義海說:“按照標準水計算,每畝複合種植地塊,玉米產量達459.4公斤,大豆139.16公斤,複合種植比以往單獨種植玉米每畝地能增收百元左右。”
爲探索更高效的農機農藝相融合技術模式,今年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承擔了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試驗示範項目,在昌圖縣和鳳城市兩地建立了試驗基地,在昌圖縣的40畝基地內集成了多種農機裝備聯合作業技術。
該項目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昌圖試驗站、昌圖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的技術支持,採取了2:4和4:8兩種玉米大豆複合種植模式,不等株距、不等行距的邊行種植模式,進一步加大了作物的種植密度。“4行玉米中,外邊兩行密植,株距達到16釐米,中間兩行也是密植,株距達到22釐米,這樣才能讓每一棵植株都通風透光。”昌圖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正高級工程師張軍介紹。
昌圖試驗基地從整地到播種,均採用了先進的農機設備。“整地時,採用不等深度深鬆淺旋耙壓機,一次性作業完成了深鬆、淺旋、耙壓三個程序。播種時,使用2行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實現一次性不等株距同時播種。”高義海說。
先進的模式與機具,讓田間播種更加精準、種植密度進一步加大,奠定了高產的基礎,再加上選用耐密品種、實施部分秸稈覆蓋、拋撒農家肥、採用化控防病等技術集成,基地通風透光效果更好,水肥氣熱交換更順暢。
複合種植的一畝地,用三分之一畝地的種植面積收穫了二分之一畝地的玉米產量,還收穫了大豆。目前,複合種植技術模式的試驗示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明年,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將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爲農民示範推廣更多、更有效的農機農藝融合技術,遴選出更多先進的農機裝備。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