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產業與教育政策 開創臺灣未來願景
李豪傑
我在大陸有管理大學教務工作的經驗,而今年女兒升學過程的經歷,讓我不得不反思臺灣的高等教育,檢視臺灣的問題。
一個專業科系從論證、籌備到招生大約需要兩年,學生入學到畢業至少4年。這意味大學程度的新專業人才培養基本需要6年,博士程度的需要10年。如果看的是眼前的熱門職業,4至6年後是不是還會一樣蓬勃?以臺灣的淺碟子的形態,往往學生畢業,產業已經飽和,沒有職缺、面對失業。
另一方面,常常見到新產業已經興起,但學校還沒培養出合適的專業人才,所以企業難覓優才,事業發展受限。臺灣的一些產業,職工需求不少,但至今學校也沒開出相關科系,或提供相應課程。爲什麼會這樣呢?
我認爲從淺的說是經濟部門與教育部門的條塊分隔、缺乏互動。往深的講,是缺乏產業發展的共識願景。如果再仔細看,教育是百年大計,而產業出成效基本要10年,4年一任,看不到成果可能就沒第二任,更別說兩任結束建設還沒完成,只能讓後任享受成果。
反正老百姓也是短視、健忘,還容易忽悠,所以不要管基礎建設不佳的水患、產業發展停滯,花大錢辦幾場演出、放幾場焰火,老百姓就可被麻醉,乖乖把票投給這些政治藥頭。
臺灣要怎麼改善?有些大陸朋友的揶揄「不到臺灣不知道文革還在搞~」,恰恰是我們該反思的:繼續自我分化、內耗,還是齊心拼經濟?窩在本土化的泥繭裡,還是認清檯灣現實,接受全球化、特殊關係下的新角色?簡單說,臺灣敢不敢一視同仁地拿對待美國的標準來對待中國大陸。
客觀的正視兩岸關係,臺灣纔可能認清可能的市場與優勢,提出可行的願景與產業政策。如果教育部門配合的好,臺灣的高中職教育、大學系所設置與入學方式,就可以有相應的調整。
許多美系學者鼓吹髮展第三產業,但是否注意美國還是強勢輸出農產品與工業品的大國?別忘了臺灣還被迫進口美國牛肉與軍工。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是做精緻,而非退出,藉此提供職缺與內需消費的基礎。第三產業必須以開放爲基礎,幷向外輸出。想想:吃飯都沒法保障了,哪裡有休閒旅遊、投資顧問的消費基礎?
系所重整幷後,以考試引導教學,高中職是博雅通識爲基礎,外加專業技能證照相結合的選修課程。大學聯考時,國、英、數、史地、理化、生健作爲基本考試,專業課程作爲選測,幷可以證代考。不想升學,可以直接就業。
入學考試不分一般大學與技職院校,各專業院系在上述項目中選擇項目,篩選新生。如社團、服務、獲獎,就結合上述項目,用於各校的推甄入學。推甄結束後就可以進行志願分發。孩子更可適才適性的發展,成爲國家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幷得以在其中獲得工作,養家餬口、發展自我。
臺灣需要改變,我們與我們的子孫都耗不起了。把眼界放開,別被臺灣媒體的鹹溼重口味養壞了,也別以爲全世界就美國一種模式。立足臺灣、胸懷大陸、放眼全世界,臺灣人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作者李豪傑,北京體育大學體育管理博士,臺灣運動防護師,臺灣勞工衛生管理師,成鴻興業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世界運動防護總會教育與研究委員會委員。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