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深度協同 支撐引領未來產業創新發展

(原標題:教育、科技、人才深度協同 支撐引領未來產業創新發展)

【專家視點】

作者:劉惠琴(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研究員)喬偉峰(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副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

中國未來產業的創新發展,須以人才爲第一資源,推動新興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發展未來產業,基礎在教育、突破在科技、關鍵在人才,要堅持一體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能否培養出支撐引領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戰略人才,是衡量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建設成效的重要標準。

當前,我國正在未來產業領域加快佈局,開闢新賽道,打造新引擎。“十四五”規劃明確部署: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佈局一批未來產業。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發佈《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推進未來製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六大方向的產業發展,並通過前瞻謀劃和政策引導,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爲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基礎

未來產業創新發展需要有戰略視野、高創新力、高競爭力的複合型人才,對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建設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應發揮龍頭作用,洞察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推進大中小銜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超前佈局優勢特色專業,爲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師奠定基礎。

要建設高質量的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在未來製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等重點領域應積極作爲,持續改革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建強師資隊伍,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

要建設高質量的繼續教育體系。繼續教育應遵循人才發展規律,加強院校教育與職後教育的有效銜接,充分發揮企業和專業團體在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中的作用。

要建設高質量的治理體系。發揮政府“善治”、高校“鑄魂”、企業“有爲”、行業組織“賦能”作用,建立多元資源配置機制、多方協同育人機制和多維評價機制,培厚因業而異、因地制宜的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沃土。

教育科技人才協同是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因此,必須以新質生產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爲重點,將教育、科技、人才深度結合,主動支撐未來產業創新發展,更好地引領教育強國建設。

以高科技問題清單爲牽引,教育、科技、人才協同推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在深入分析國內外未來產業佈局政策和我國未來產業發展重點領域的基礎上,以問題和需求爲導向,研究制定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重大科學難題、工程難題和關鍵技術難題清單;發揮高科技難題清單在科技原始創新、學科專業目錄調整、重點人才培養佈局中的引導性作用,教育、科技、人才統籌推進,解決人才培養焦點不清、資源分散、創新性不足等問題。

以高效能人才培養爲目標,教育、科技、人才協同推進未來產業育人機制。一是加強宏觀統籌,強化政府“善治”。要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在教育發展宏觀規劃、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財政資源配置和專項項目實施中加大對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自主培養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二是優化高校“科技—教育—產業”融合機制,推動高校“創新”。教育行政部門應推動高校“科技—教育—產業”合作機制落實落地,促進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緊密結合。三是賦予行業骨幹企業人才培養功能,激發企業“有爲”。企業應將參與高校人才培養作爲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加強與高校的合作,以共同培養、共同授課、共同研究、共同創新、共同管理等方式積極參與創新人才培養。四是提升行業學會的專業支撐能力,推動行業組織“賦能”。行業組織應在人才需求監測、培養標準制定、專業認證、人才能力評價、科學普及、科技治理、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其專業支撐作用。

以高質量學科專業爲基石,教育、科技、人才協同提升未來產業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一是面向未來產業創新發展進行學科佈局。教育行政部門應根據未來產業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學科專業目錄,支持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特色專業建設,合理規劃研究生教育規模與結構。二是提升高校學科專業建設水平。高校應以未來產業前沿重大科技創新方向爲引領,打破院系、學科、專業之間的壁壘,推進跨學科、跨院系人才培養。三是以行業學會爲主體,建立未來產業人才需求評估機制。行業學會應結合重大科學難題、重大工程難題和關鍵技術難題清單,定期開展行業調查,對基礎學科、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的當期存量、潛在增量和需求缺口等進行研判,爲院校人才培養和企業繼續教育提供依據。

《光明日報》(2024年06月10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