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每聲嘆息就像從生命鬆開的一口氣

墨西哥科力馬省是一座高原城市魯佛曾藉以描繪20世紀初墨西哥的貧瘠荒涼。(美聯社

視點的轉換是現代小說(和現代藝術)最有趣與最豐富的創建之一。因爲視角的轉換,同一事件、同一真實的不同面向,得以用不同的觀點焦距呈現出來,讀者進入角色敘述者)的內心,用角色各自的立場重估同一事件或同一真實的價值,從多重並存的主觀敘述聲音,拼湊、建構出事件比較冷靜、客觀的面貌。

單一視角的解放與攝影術的發明和濫觴有密切關聯。攝影改變觀看習慣,增加人對影像的解析能力。賦予影像形而上的意義,也就是將對外在世界的直觀,轉化爲對內在世界微觀的過程。

60年代拉美「小說爆炸潮」先驅

知道墨西哥小說家璜.魯佛(Juan Rulfo)執迷攝影,是很晚近的事。魯佛關於墨西哥的黑白紀實攝影與他的小說有相似的關懷,例如他名爲《遺棄》(Abandon)的攝影作品,年邁的老者坐在門檻上眺望街道,背後是空蕩的室內,或是他在伊達爾戈州(Hidalgo)拍下的走向廢墟、赤腳持杖農民牧人,都像從他小說中走出的人物與幽靈。

記憶與現實交錯,敘事觀點與內/外在聲音(獨白/對話)的刻意混淆,線性敘述時間的斷裂,具體的描寫與電影蒙太奇的剪接手法,高度的實驗性,也就是爲什麼《佩德羅‧巴拉莫》會被視爲60年代拉美「小說爆炸潮」(Boom)先驅者的原因了。

1918年5月16日,魯佛生於墨西哥西部哈利斯克州(Jalisco)高原小鎮薩油拉(Sayula),他的童年碰上墨西哥革命與政變的年代(1910-1928),以及農民與反天主教政府間的「基督戰爭」(1926-1929),父親與多數家人在武裝革命部隊(由佃農貧農及土匪組成)的洗劫中遇難。青少年魯佛在哈利斯克的孤兒院成長,之後才前往墨西哥市修讀法律,同時開始寫作。要等到40年代,魯佛纔開始在雜誌發表短篇小說,1953年出版小說集《燃燒的平原》,1955年的中長篇小說《佩德羅‧巴拉莫》奠定他在墨西哥文壇獨特的地位,並逐漸受到同僚彭鐵爾(Alejo Carpentier)、馬奎斯與富恩特斯的肯定與推崇。

1959年中篇小說《金雞》出版後,魯佛漸次遠離文學創作。1962年到1986年過世期間,他擔任國家原住民中心的編輯,並於1983年獲頒西班牙阿斯圖利亞斯王子文學獎

勾勒20世紀初墨西哥的變貌

《佩德羅.巴拉莫》是魯佛修改多年才成形的作品,曾先後考慮用「鄰近月亮的一顆星」或「絮語」等題目來命名(絮語兩個字直接指出了小說人物不斷髮出的喃喃回憶與嘆息)。

《佩德羅‧巴拉莫》的故事大致如下:年輕人璜受臨終的母親託付,到可馬拉(Comala)尋找生父佩德羅‧巴拉莫,向他索討積欠的一切。經巧遇馬幫指引,璜投宿在老嫗艾度碧赫斯經營的旅社。旅社已經荒廢,也沒有牀鋪;白天的可馬拉鮮少人跡,夜裡卻不斷傳來鄉人的絮語。年輕人四處探問,可馬拉的過去一一重現:老巴拉莫如何在偏僻的可馬拉闖出一片天地,第二代的佩德羅如何不擇手段成爲富豪地主,佩德羅唯一認可的私生子米格爾如何死於墜馬的意外,喪子與痛失愛妻的佩德羅又如何出於報復,痛下詛咒,可馬拉成爲荒廢的鬼城,佩德羅自己亦遭刺殺……。

現實中的可馬拉位於科力馬(Colima)省,與魯佛的出生地薩油拉比鄰,也是一座高原城市。世紀初這是墨西哥貧瘠荒涼的地帶,藉由對巴拉莫家族三代的描寫,魯佛呈現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墨西哥鄉村的改變,從地主的擴張、佃/貧農的反抗,到隨革命與內戰來臨的(畸形)現代化與工業化。曾將《佩德羅‧巴拉莫》改編爲電影劇本的文學巨擘富恩特斯,在接受臺灣《印刻》雜誌專訪時指出:

璜‧魯佛真正將大人物、革命、鄉村的主題帶到它們的最高層次,我們不可能走得比《佩德羅‧帕拉莫》更遠。我體認到這點的時候才二十多歲,我問我自己哪個主題墨西哥作家還沒觸碰過,於是我寫下關於墨西哥市的、不按線性時間的合唱小說《最明淨的區域》……。

《佩德羅‧巴拉莫》打破19世紀以降墨西哥文學,特別是「革命小說」皮相寫實主義的傳統,啓發後代拉美小說家的創作。魯佛能用不失幽默的筆觸,將底層人民對信仰、靈魂與肉體敬畏、恐懼、欲求生動地描繪出來,正因爲這是他親身經歷的變動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