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BBC百大女性 臺灣女孩用布衛生棉翻轉尼泊爾婦女命運
圖、文/今週刊
一個臺灣女生,竟讓尼泊爾的農夫從不懂月經爲何物,到揪友團購「布衛生棉」當伴手禮,這是 「棉樂悅事」創辦人林念慈做到的成績。推廣正向月事運動、提供就業機會,對她來說,愛不只是愛自己,更是要愛別人。
林老醫師10多年前去世,他的「博愛診所」也因此停擺沉寂了好些日子。不過林家女人卻沒想讓父親的店繼續荒廢下去,她們前年把林雲鈿醫師開的中醫院改造成一間鋪子,三妹林琳和母親平時就在那兒顧着。姊妹們用爺爺的名字「林本立」做命名典故,借「以自然爲本,立足於大地」的意思,在這40年的老房裡賣起友善環境的商品,兼作心靈工作坊。開張大吉,「博愛診所」更名做「本立自然良品」,又起了爐竈。
鋪子前院始終敞開着,正對店前小巷,院子裡頭邊牆的角落常擱了些雜材,有長短不一竹杆子、枯樹枝,也有漂流木,其他地方則隨意擺着些新鮮生長着的綠色植物。二妹林秀蘋是金工藝術家,同時也創作大型藝術品,今年她們辦了第三波「我的子宮,我的大地母親」藝術計劃,主題是「回巢」,有些竹子、木頭就是她與藝術家們製作那些巨型裝置的材料。
大姊林念慈這幾天則剛從尼泊爾回到臺灣,前陣子,她也去幫着二妹扛了幾捆竹子。林念慈一年中半載都待在國外,不過她每年還是會找幾個月回到老家,難得無事,她懷裡抱着個小男孩,邊在院中一株挺高的玉蘭樹旁閒晃着,邊低聲在孩子耳朵旁說話,不知在呢喃些什麼。
亞熱帶冬天若有似無的冷風細細地吹着,玉蘭樹上懸掛着的西藏五色旗搖晃了開來,女人、孩子和樹結構成的冬景,看起來卻沒點年末的悽苦。孩子是三妹生的,林念慈也想生孩子,但還沒到時候,不過她渾身還是散發出一種屬於母親的,那種既潤且溫的氣息。
「我爸常出去抱那棵玉蘭樹,跟樹的能量連結。」她聊到那些樹,坐在店裡的沙發椅上輕笑,「在我尼泊爾的工坊旁也有兩棵樹,是數百年的菩提跟喜馬拉雅櫻花樹。我有時候會散散步,走20分鐘,就會見到菩提,再走20分鐘,就會見到櫻花樹。坐在樹下發呆,就會得到安撫的力量。」林念慈穿着寬鬆的針織毛衣,顏色很淡,脂粉未施。林家女人有種共通的氣質,都清清淡淡地,像棉麻織成的大地色系布料,也像是自然而然蔓生出來的東西,沒什麼人工的成分。
今年10月,林念慈被選進「BBC百大女性」。她是第一位被選入這榜上的臺灣籍女生,所以很快就成了媒體上的焦點,這個35歲的女人在尼泊爾做的事,也因此廣爲人知。林念慈是「Dharti Mata」工坊(棉樂悅事)的創辦人,「Dharti Mata」在尼泊爾文、梵文裡的意思是「大地母親」。2013年,她在喜馬拉雅山邊的「璞園農場」創立了這間「棉樂悅事工坊」,開始在尼泊爾推廣「布衛生棉」的使用及環保正向月事運動,並透過村落婦女的手作,提供女性就業機會。
林家女人的鋪子裡,也處處擺着她從尼泊爾帶回來的「布衛生棉」。植物染的手織布上印有各種尼泊爾傳統印花,這些都是工坊女人們車織出來的結晶。
有人說,林念慈在進行的工作是一場「溫柔革命」;「百大女性」的光環也賦予她「女權運動者」這種極具「目標性」、「策略性」的戰鬥色彩。然而就像那些布衛生棉,林念慈的革命畢竟不是切.格瓦拉式的革命,她不是在戰鬥,也不是在抵抗。 (閱讀全文…)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性犯罪無所不在 「打破沉默者」獲選《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女性的職場悲歌!單身、已婚各有困境,妳該怎麼面對? 黃永鬆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