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的天花板——西南聯大穿越時空爲我們講文化、國史等通識課

西南聯從只存在了八年時間,卻培育了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五位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八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這是教育史上的傳奇,也可能說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天花板了。而傳奇的締造並非偶然,而是源於強大的師資力量和自由的教學風氣。

如今的我們已無緣看到西南聯大,但是那些先生和老師卻把他們最寶貴的精神和文化財富以文字的形式留給了後人,編者以西南聯大爲紐帶,策劃了一系列圖書,讓我們即使不能身臨其境地聽到他們講課,也能想象到他們站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的模樣。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一系列書都寫了什麼。

一、國學課

何謂國學?國學的體裁很廣泛,我們通常以“儒”、“釋”“道”“法”“名”等爲國學的主要組成。

《西南聯大國學課》是西南聯大通識課系列之一,此書選取了羅庸、湯用彤、馮友蘭、聞一多、蔣夢麟等學者的課堂講義或手稿,爲我們進一步解讀關於國學的一些知識。

羅庸說到儒家精神,便是中華名族的根本精神,而一個民族的文化,必有其根本精神,否則這個民族便無法存在和延續。而儒家的根本精神便是“仁”。

用一句話概括“仁”,就是孔子答顏淵的:“克己復禮爲仁。”意思是克去一己之私,恢復天理之公。剋制私慾,清心寡慾,不爲物慾所累,不爲權欲所脹,才能迴歸最原本的真。

佛學亦是提倡省慾去奢,在這一點上,和孔子的理念有相似之處,除此之外,湯用彤提到佛學還注重仁慈好施、積善,因此自佛教入華,漢末魏初,戰爭頻發,民生調敝,民間流行佛教原因也正是與此有關。

馮友蘭說老莊也很有意思,老子崇尚自然,而莊子尋求自由。老子觀宇宙之事物是以一物通百物,即馮友蘭所說的《老子》以爲宇宙間事物之變化,於其中可發現通則。凡通則皆可謂之爲“常”。故老子將道曰爲常道。

而莊子的觀點更像是現代人的“趟平”,當然,也並不一樣,莊子主張絕對的自由,順其自然之性才能得到幸福。萬事萬物沒有不好的,也沒有不對的,只是生長的樣子或形式不同而已,類似於現代人說存在即合理。也因此,莊子有“苟足於其性,則雖大鵬無以自貴於小鳥,小鳥無羨於天池,而榮願有餘矣。故小大雖殊,逍遊一也”之說。你我都一樣,無貴賤之說。

而最讓人醍醐灌頂的是蔣夢麟談抗戰中的國學轉折的一些話,他從中國文化之吸收力、道德與理智、中國人的人情三個方面闡述了中國的文化特徵,指出我們不能忘記中國舊的道德體系,同時也要結合西方的文化來自我檢討,以求進步。

就像羅庸說的:“真正懂得樂的人,要深刻了解生命是不息的。”真正懂得國學的人,必是取其精華來武裝我們的人生。

二、文學課

西南聯大的“王牌”課程有很多,文學課便是其中之一,《西南聯大文學課》收集了朱自清、遊國恩、羅庸、聞一多等大師的講稿、講義,按照從古到今的順序,讓讀者瞭解中國文學的發展與變化。

首先,朱自清、遊國恩給我們帶來先秦兩漢文學。朱自清提到作爲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的《詩經》,它最初的形式卻不是因爲欣賞或研究的緣故,因爲記錄的人可能只是樂工或戲班子的人,他們一邊唱着詞兒,一邊口頭傳授,之後再記錄下來。後來孔子採取斷章取義的方法,用詩來討論做學問、做人的道理。後來便有儒生便跟隨着孔子的腳步——以斷句取義來解釋《詩經》,便是所謂的六義:風、雅、頌、賦、比、興,於是,《詩經》有了教化或警喻的意味。

而《左傳》、《國語》和《戰國策》這些歷史著作卻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周平王東遷後,階級鬥爭更加複雜激烈,各階級爲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除了要關注眼前的事物之外,也要汲取歷史教訓,而從前專門記載王朝、諸侯大事的書籍或文檔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於是產生了以記載各國卿大夫和新興階級的士的言論以及諸侯各國政治、外交和軍事活動爲主要內容的歷史,《左傳》等書也應運而生。

春秋戰國時代,是百家爭鳴、百家齊放的時代,百姓平等自由,在思想上更解放,他們根據自己的見解各說各的,都是“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諸子百家便是這樣興起了,如我們知道的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家學說,墨子的墨家,老子、莊子的道家,韓非子的法家,騶衍的陰陽說等等 ,他們彼此反駁對方的觀點,但又相安無事,直到漢武帝時期“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才歸於統一,但也限制了人們的思想,從此中國學術史上便很少出現這麼一個思想大奔放的時代了。

聞一多、羅庸、浦江清等大師也爲我們講解了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文學和特點,以及最具代表的作品,雖然我們沒有生在那個時代,沒能成爲他們的學生,但是有幸能閱讀此書,讓我們覺得沉浸於大師的課堂之中,宛如身臨其境,受益匪淺。

三、哲學課

中國古代哲學與先秦百家諸子學說離不開關係,無論是老莊還是儒術,亦或是法家、陰陽家,多多少少都帶着點哲學的味道,也就是這個時候,哲學家派別多,討論問題之廣,研究興趣之濃厚是別的朝代所不及的,然而到了漢代之後,這些思想就被抑制了,爲何?我們去《西南聯大哲學課》中尋找答案。

我們看歷史書,經常看看說秦始皇“焚書坑儒”,以爲秦始皇將所有的書都燒燬消盡,馮友蘭在談子學時代終於爲秦始皇洗清罪名,其實秦始皇“第燒民間之書,不燒官府之書;第禁私相授受,可詣博士受業”,並且,秦亡極速,對於學術的發展影響並不大,漢初時諸家之學仍然興盛。只到了漢武帝是,董仲舒提出“抑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思想言論自由纔開始消退。

獨尊儒術當然也有其好處,但對於哲學體系的發展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又興起了“玄學”,這裡的“玄學”指的用老莊“虛無之論”作基礎探討關於宇宙人生另有根本上新的見解。

而隋唐時流行佛教,宋明時卻興起理學,對於民間來說,宋明理學對社會的影響更大,我們常說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便是宋程伊川提出來的,時至今日,這句話仍然實用,但是,他的錯誤在於對於婦女再嫁爲失節作爲倫理原則則失去偏頗。對於宋朝哲學家,即宋儒,賀麟教授在講義中對宋儒有了新的評價:宋之後中國文化有些病態;程伊川錯處在於認爲夫死妻再嫁爲失節;宋之亡,責任不在宋儒,而在於開國國策有錯。

對於哲學方面的貢獻,諸如王安石、王船山、王陽明等,賀麟教授都在講義中分篇介紹,在此不能一一列舉,有興趣的可以打開《西南聯大哲學課》看看,或許對我們開闊思維有幫助。

四、詩詞課

說到詩詞,我們不能不提到《詩經》,也不能不提到唐詩和宋詞。那些優美的句子如《詩經》中“關關之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又如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又如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些詩句無一不是易讀易背,朗朗上口。如果我們要了解寫這些詩句的人當時的心境或傳達的意思的話,或許我們可以去讀一讀《西南聯大詩詞課》。

這本書收錄了遊國恩、聞一多、朱自清、蒲江清、瀟滌非、羅庸等先生的文章講義,內容涵蓋了中國古代重要的詩人、詞人和作品,通過對詩詞的發展和內容的講解,讓大家更加認識到西南聯大通識教育課程的包羅萬象。

《詩經》到底是孔子刪訂而成的還是在孔子之前就已有了?我們之所以認爲《詩經》是孔子刪訂的,證據來源於司馬遷的《史記》記錄,但遊國恩認爲不太可能,因爲孔子不止一次說過了“詩三百”,而且在公元前544年吳公子季札在魯國觀樂聽的各國風詩和今本《詩經》基本相同,當時孔子才八歲。但不管怎麼說,《詩經》對後代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

朱自清的《古詩十九首釋》也非常有趣,《十九首》是最早的 子子子子子子五言詩,對後世也影響頗大,朱自清表示,我們欣賞這些古詩時,除了要了解其背後的文義和背景之外,詩中引用的典故也不能忽略,否則容易斷章取義、無中生有、驢脣不對馬嘴。這樣的讀詩思路,適用於讀任何書籍。

當然,此書更是免不了要談談唐宋時期傑出的詩人、詞人,初唐四傑、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李煜、李清照……他們在他們的時代大放異彩,直至今日仍然閃耀着光芒,想要看看西南聯大的教授們怎麼解讀他們,便去看看這本書吧。

五、文化課

1919年,錢玄同提出了“漢字不滅,中國必亡”之語,彼時的中國國力孱弱,一些思想激進的人開始認爲中華文化是落後的,中國漢字是落後的,應該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因爲漢字太過複雜,而26個字母則更爲簡單,便於普及知識、便於掃盲、提高國民的受教育程度、增強中國國力,讓中國擺脫任人欺凌的狀態。著名的語言學家趙元任於是寫了一篇趣文藉以引證漢字拼音(拉丁)化的荒謬,這篇文章叫《施氏食獅史》,全篇只有shi一個拼音,如果用拼音寫的話,根本就看不出這篇文章到底在說什麼,有力地證明了漢字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如何理性地對待中國文化和西洋文化?讓我們看看西南聯大的先生們是怎麼說的吧!

《西南聯大文化課》中馮友蘭、張蔭麟、湯用彤、羅庸等就中西文化各抒己見。

馮友蘭先生說漢人最富有科學精神,即漢人知類。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爲漢人是從類的觀點觀察事物的。漢人有殷人文化、周人文化、楚人文化,但拋開這些,而專講各類文化的類型來說,漢人便富有科學精神,即是從類的觀點以觀事物者注重同,從特殊的觀點以觀事物者注重異,中西文化也同樣如此。

張蔭麟先生認爲要尋求中西文化的根本差異,就是尋求貫徹於兩方的歷史中的若干特性,若只注意兩方某一時代的空前差異,這是不正確的。

那麼,中西文化思想之間的衝突該如何調和?湯用彤先生則認爲外來誶可以對本地文化生生影響,但也必須適應本地的文化環境,同時也要適應本地文化。

六、古文課

比起詩詞,中國古代的古文就沒有那麼“顯眼”,但如果我們看到了西南聯大教授們上課時列舉出來的作者,我們就知道,古文可沒我們想象中的簡單 。

《西南聯大古文課》收錄了傅斯年、遊國恩、朱自清、蕭滌非、浦江清等先生的文章,從《尚書》講到宋元古文,展現了中國文學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與變遷。

還記得賈誼的那篇《過秦論》嗎?開篇論起秦國政績朗朗上口、氣勢磅礴,開始是秦國是“席捲天下”“威震四海”,而後卻在“率散亂之衆數百”的陳涉“奮臂大呼”中土崩瓦解,經過這樣的對比,更加突出秦國滅亡是因爲不得民心的緣故。這樣的古文看起來當然很過癮哪。

關於古文,還有一個不能不提到的人——偉大的歷史家、散文家司馬遷。從《報任安書》中,我們看到了司馬遷是懷着怎樣的痛苦心情去著作了流傳千古的《史記》,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遊國恩先生在文章中說道:“司馬遷接受了儒家思想,自覺地繼承孔子的事業,把自己的著作看成是第二部《春秋》。但他並不承認儒家的獨尊地位,他還接受了各家特別是道家的影響……這正說明了司馬遷的思想比他的許多同時代人站得更高,而爲一些封建正統文人所無法理解。”也正因爲司馬遷的心境有這樣的高度,文筆有這樣的深度,才能寫出被魯迅先生譽爲“千古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七、國史課

歷史,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知道歷史,才能吸取經驗,懂得歷史,才能吃一塹長一智。西南聯大的國史課老師,可謂是名師匯聚,如陳寅恪、吳晗、張蔭麟、雷海宗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了。

中國通史作爲西南聯大通識教育的必修課,高質量的師資和課堂講義也是必不可少的。《西南聯大國史課》以時間爲軸,由遠古到近代,收集了前面提到的四位教授的代表著作,以多個維度探尋中國歷史的發展。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推出了一系列的政令,同時,還要做一些大工程,如建築全國馳道、築長城、建皇陵、修宮殿,同時,征討百越,無一不是勞民傷財的大工程。秦始皇的一切豐功偉績都是建立在百姓的血淚之上的,所以也無怪秦朝滅亡的如此之快,原因早已經在建朝之處便埋下伏筆。

漢之後是魏晉南北朝,這一段時間天下大亂,戰爭紛亂,社會萎靡,政治腐敗,中華大地陷入南北分裂、胡華對立、梵漢合流的黑暗之中,但也在孕育着一個全新的時代,隋唐鼎盛時期即將誕生。

唐朝是中國古代文明文化的高峰時期,同時,軍事力量也是數一數二,然而,藩鎮割據日益嚴重,到了唐玄宗時期便爆發了“安史之亂”,至此以後,唐朝便再難重回強盛……

張蔭麟、雷海宗、陳寅恪、吳晗四位教授在各自最擅長的歷史領域內,爲我們講解了中國曆代朝代的興衰成敗、經濟民生,讓我們能更加了解中國歷史的發展,大師著作不可錯過。

八、結語

時代遠去,我們無能爲力,大師遠去,我們卻可以把他們留下的精神財務永久留存,讀過大師們的作品,讓我們深刻地瞭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先生們的學術風采,也讓我們更加了解到了這所在民族危亡之際仍然堅守教育、傳播優秀文化思想的大學在那個時代是多麼的難能可貴,而我們如今而做的就是一直將這種寶貴的品質和中國優秀文化傳承下去給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世世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