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雙語通識教育助推中華典籍文化走向世界

原標題:以雙語通識教育助推中華典籍文化走向世界

卷帙浩繁的各式典籍中蘊含着數千年的傳統文化,承載着中華悠久綿延的歷史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深入挖掘古籍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範”。大力推行典籍文化中英雙語通識教育是推進中國聲音全球化表達的內在需求與重要方式,不僅能夠加強典籍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還能通過雙語通識教育推動中華典籍文化煥發時代生機,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效能,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

通識教育:讓中華文化從典籍走近大衆

中華典籍浩瀚如煙,涵蓋歷史、文學、哲學、科技、軍事等不同學科,並以不同民族語言形式呈現於世。這些典籍文化往往內容繁多、內涵豐厚、意蘊深遠,成爲中華民族歷史敘事和文化敘事的雙重書寫。通識教育是開展中華典籍文化教育最直接、最廣泛的一種形式。古代的大學、小學都會教授經典,經典教育承擔了傳統教育的大部分功能,但在如今的大學教育中則嚴重缺失。

相比中小學生而言,大學生在知識儲備、文化修養、辨識能力、國際傳播、社會責任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既在教育對象上成爲中華典籍文化通識教育的“當然主體”,又在社會效果上可以實現從客體向主體身份轉化,成爲助推中華典籍文化大衆化、國際化的使者。實際上,國內很多高校已經將典籍文化通識教育付諸實踐,以春風化雨的方式着力推動中華典籍文化紮根大學生心靈。但總體而言,各高校開設的典籍文化通識教育課程無論數量上還是範疇上均有待提升。通識教育的使命不僅在於突破專業教育的邊界,促進青年學生全面學識的形塑和完整人格的養成,還在於讓學生理解、認同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使其自覺成爲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和弘揚者。

藉助通識教育有效傳播中華典籍文化,需要打造一批彰顯中國精神的“文化金課”。爲此,在頂層謀劃上,各高校院系應注重發揮各自的學科優勢,開設相應的典籍文化課程,做到教育主體全覆蓋,逐步在全國形成較爲完善的典籍文化通識教育體系。在課程設計上,典籍文化通識教育既要注重課程的思想性、學理性和專業性,也要兼顧課程的趣味性、感染性和啓發性,引導青年學生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典籍中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和時代記憶。在實踐傳播上,典籍文化通識教育應注重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踐行“知行合一”教學理念,鼓勵青年學生參加跨文化大賽、遊學、講中國故事等課外活動,將內化於心的典籍文化外化於行。

語言賦能:讓中國敘事從本土走向世界

典籍文化對外傳播中因語言差異產生的傳播壁壘不容忽視。行文上,很多典籍皆以文言文書寫,相對於普通話而言雖然形式上更加簡練,但內容上往往晦澀難懂。有些民族典籍更是以少數民族語言、外文甚至是已經失傳的語言記錄。這進一步增加了閱讀、理解和外傳的難度。內容上,中華典籍往往靈活多變、意蘊深遠,內容負載力極強。比如,單“道”字在用法上就千變萬化,意義輻射範圍很廣。典籍文化對外傳播屬於異質文化傳播,中外語言中蘊含的不同文化特質、精神內核、思維模式、意識形態等均對其傳播造成阻礙。如何採用符合目的語受衆需求和期待的表達方式精確對外傳播典籍文化乃一大難題。爲此,我國近年來大力推行由國內外專家協作的國際高水準專業團隊開展“漢典外譯”工程,旨在最大程度消弭典籍文化對外傳播中的語言屏障。他們的心血凝聚成了《大中華文庫》、“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庫”等厚重成果。

面向高校開展典籍文化通識教育有助於讓典籍文化從圖書館中的“陳列品”轉變爲大衆生活中的“日用品”。然而,實現中華典籍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時空願景,還需藉助國際通用語的傳播優勢。筆者在教學中發現,當代大學生或許並不完全精通國學經典、唐詩宋詞、民風民俗、儒家道學等傳統文化,但從小浸潤其中的文化薰陶讓他們或多或少知其概貌,難的是如何用英語準確說出其中的文化意涵。因此,規範意義的典籍文化通識教育應當是一種中英雙語模式的通識教育,不僅讓青年學生更加了解漢典中的文化蘊含,還需讓他們知曉如何精準地用英語傳達出這些蘊含,從而走出“只知其意、不知表達”的文化傳播困境。

爲了更好地開展典籍文化雙語通識教育,大學應有效發揮立德樹人功能,積極推進文化對外傳播。第一,加強雙語師資建設。中華典籍汗牛充棟,典籍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培養一批功底紮實、精通英語、善於教學的師資力量,是推行典籍文化雙語通識教育的必要前提。第二,致力雙語內容建設。依據教師所長和權威雙語教材、語料庫等適量、適切選取典籍素材,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從而實現課程的質量目標和教學功能。第三,藉助網絡媒體平臺。在全媒體時代,互聯網無疑是文化傳播最便捷、最廣泛、最具外溢效應的載體。以受衆喜聞樂見的方式且易於理解的語言將典籍文化從現實課堂搬到網絡平臺,有助於實現中華典籍文化的全球共享。

文化傳播:讓青年學生從客體變爲主體

推行雙語通識教育只是促進中華典籍文化從精英化走向大衆化的必要手段,其終極目標仍在於藉助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全球勝任力的青年學生將中華典籍文化推向全世界,其中尤其需要注重發揮海外留學生(包括訪問學者、孔子學院學員等)、來華留學生、從事跨國事務的畢業生等跨文化主體的文化傳播主導作用。與其他羣體相比,他們有更多機會接受中華典籍文化教育,具有更加深厚的學術素養、更大的文化話語權以及更強的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

第一,提倡一元主導與注重多元聯動相結合。一方面政府應爲跨文化傳播事業做好頂層設計,指明傳播大方向;另一方面鼓勵社會各階層培養跨文化傳播人才、創新傳播形式、豐富內容和題材、拓寬傳播覆蓋面等,以接地氣、浸潤式、全圖景的方式傳播中華文化。青年學生在推動中華典籍文化海外傳播過程中需要將典籍文化分層次、多渠道自上而下全面輻射出去。

第二,夯實文化基礎與打破文化壁壘相併重。精準高效傳播典籍文化的必要前提是增強文化知識積累,打牢堅實的文化基礎,不斷磨礪自身跨文化傳播技能。中華典籍文化博大精深,必然存在青年學生不熟悉、不擅長甚或認知偏差的領域。一方面存在文化傳播的失準性;另一方面青年學生因辨識力、糾錯力不足或缺失,導致他們誤讀誤解中華典籍文化,從而影響中華典籍文化走向世界的初衷和根本。打鐵必須自身硬,夯實文化基礎是避免此類失誤的有效途徑與根本要求。

第三,堅定文化自信與鏡鑑西方智慧相統一。青年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海外社會,這爲中華文化對外傳播提供了直接便利。因此,青年學生首先應堅定文化自信,通過學習瞭解傳統文化折射出的風土人情、人文精神、價值魅力、道理哲思等內容,樹立中華文化自豪感和認同感。當然,優秀的跨文化傳播者還需具備“鏡鑑西方智慧、傳播中國文化”的開闊視野與文化情懷。中西文化雖差異迥然,但仍有共通類比之處,青年學生以此爲切入點傳播中華文化則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從而實現中西文化求同存異、和諧共生。

有力發聲是彰顯文化自信和增強文化話語權的重要體現。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典籍文化雙語通識教育,培養一批批掌握紮實英語能力、深厚文化素養和卓越跨文化傳播技能的新時代人才,是讓中華文化有力發聲的有效途徑,對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有着重要意義。(梅軒 汪長明)

來源: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