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談內卷:爲什麼我們有錢了,教育卻越來越卷?
全文長 19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分鐘
當KPI進入教育,我們必將不堪重負
我們無法用一個確定的關係將教養、決策和社會平均收入聯繫起來。到底富人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還是窮人跟不上節奏和步伐?
我們把極端的富裕和極端的貧窮兩個現象放一起解釋,會發現影響父母育兒行爲的關鍵因素,一個是孩子未來收入水平多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的成功。這句話看着比較複雜,實際上解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理,當一個人必須通過學校教育——簡單地來說,就是通過文憑來決定你的能力,以及你未來的職業,甚至是收入的時候,那麼學校是不堪重負的。
育兒這個事情一定也是不堪重負的,如果這個社會不開放更多其他的途徑來篩選人才的話。這使得我們的育兒變得越來越內卷和焦慮。
第二個是教育機會不平等的程度,就是名額有限,而且投放的渠道是非常單一的。
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不平等程度和教育回報率之間的關係,不平等程度很高,教育回報率也很高,就是貧富差距特別大,而且這個社會大量的機會是分配給那些有高學歷的人的話,你對孩子的教養一定要求他出人頭地,而且把它當作改變家庭命運的唯一方式。
如果一個高中畢業生和一個碩士畢業生收入差距不太大,一個大學的清潔工和教授收入差距不會差10倍,就差三四倍、四五倍的差距,這個就是教育回報率低,你對孩子就相對寬容。將來當一個保潔,過一個基本體面的小康生活也沒問題,那麼焦慮育兒幹嗎?
如果不平等程度很高,教育回報率卻很低,你只能認命,讀書也沒啥用,也不會帶來更高的收入,你認命就好了。
當我們看到以前那種令人羨慕的狀態,一個人只要以壓線的成績到高中畢業,那麼18歲以前的事情大致不會對人生產生太大的影響,而今天不會這樣。今天我們的孩子爲了升大學,現在有一個東西大家要關注,就是綜合素質評價。
我們對一個人全面的考察分佈在這麼長的時間段內,你時時刻刻不敢鬆懈。現在就是贏者通吃,時刻不敢鬆懈的人可以獲得更高的教育回報率。在不斷變化的世界裡面,我們父母要隨時擔心每個方面落後於別人——音體美、語數英,甚至還有綜合實踐都不要落後於別人,因爲全部都要體現在你的評價體系當中,以前只要學好就行了,剩下的部分一片空白。
其實對人有一個留白是很重要的。當我們把評價體系做得那麼細緻,教育領域學了很多企業的KPI體系。“KPI”這個詞,我2013年在富士康做研究的時候第一次聽說,後來我發現十年間全世界所有人都知道KPI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從企業演化到教育領域,就使得整個教育領域都以績效考覈作爲根本。
當對教師進行績效考覈的時候,老師一定會對學生進行績效考覈。績效就是有效的成績,它的英文是performance,另外一個翻譯叫做表演。
當我們全面採用這種績效的評價方式時,我們其實不堪重負。當這種高等教育成爲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必要先決條件時,讀大學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兒。讀本科還不夠,必須要讀研究生,讀完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就讀博士。
2021年中國的博士招生人數達到了12萬人,我們需要這麼多博士嗎?這是這個月的最新數據,過去連續這幾年一直都在擴招,它建立這樣一個認知,就是學歷越高越好。在更多高學歷人才參與就業競爭,也使得用人單位會提高對於每個崗位的學歷文憑的標準。其實有很多崗位,本科畢業就足夠了,非得要博士畢業的,人家也不要求要多工資,所以這個內卷就是全面地開展。
所以我們就要求孩子在學校要取得不俗的成就,家長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這個社會最無法讓人忍受的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那怎麼辦呢?我們需要構建更好的制度,最好做到兒童機會均等。人人應該生而平等,但是現實不是這樣的,它是我們人類社會的理想。
對於兒童來講,(尤其)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儘量地要讓他們與其他人擁有相同的機會,以便造成社會流動,待遇不平等別那麼加劇。
有一句話讓我們新手父母不得安寧,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孩子2歲的時候好多英語培訓機構給我發廣告,我牽孩子手走在路上,(他們就跟我說)你孩子應該學英語了,我說不用學,母語還沒說好。他說這個家長,你得改變觀念,我說你們要改變觀念。他們在不斷加大幼兒之間的差距。這是這個社會最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東西,就是覺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最後導致什麼?我們在孩子身上看不到未來,整個社會就沒有未來,教育再怎麼改進都沒有用。
孩子慢慢長大就要幼小銜接,然後中學、小學的銜接,中學和大學的銜接,中學會開大學的課,一步一步把下一個階段要做的事兒挪到上一個階段來。 幼兒幹小學的事兒,小學幹中學的事兒,中學幹大學的事兒。然後大學就開始去實習找工作。
我們一步一步往前趕,所有的競爭都是在一定人羣數量,以一定名額發放的方式進行競爭,你得的多我就得的少,你上去了我就失敗了,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就變得這樣殘酷。
很多人很疲憊,進入大學以後感覺很迷茫,就是成年之前的過度競爭消耗了此生最主要的精力和精神資源。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來源丨看天下實驗室
編輯丨智庫君
版權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爲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爲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