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比賽應從"以賽促教"迴歸到"以賽促學"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吳維煊(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參加各種教學比賽教師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磨練,也是擴大教師教學視野、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良好途徑。因而,組織教師參賽並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是所有學校都高度重視的一件大事。在教學比賽過程中,“以賽促教”幾乎成爲教師個體、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共識。但當把比賽的宗旨定位在“促教”上,而忽視“促學”這一關鍵要素,在備賽及比賽的過程中就容易出現很多與教學規律不符合的現象

備賽時間過長。很多教學比賽都是以年爲週期的,各學校爲了讓本校教師取得好成績,在年度教學比賽結束後,就啓動下一年度參賽教師的遴選與備賽過程。因而,教師每參加一次教學比賽,備賽時間都要在半年以上。備賽時間過長及比賽結果不確定性,嚴重影響教師參賽的積極性

學生道具進行磨課。備賽過程中少不了磨課,參賽教師在長時間的磨課過程中,同一節課要進行多次演練。演練的過程必須要有學生的配合,因而,部分班級成了教師磨課的道場,學生成了教師備賽的工具。只要參賽教師有需要,學生就要無條件配合教師磨課,成爲了教師教學的配角

比賽時“借生上課”。進入比賽環節,參賽教師都是“借生上課”。在正式比賽前,提前幾小時讓參賽教師與學生見面,像排練節目一樣,詳細告訴學生如何配合教師上課,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做好準備,例如:提問哪些問題?誰來回答問題?怎麼回答?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如何與教師互動等。

注重比賽形式教育資源浪費嚴重。信息技術是教學的輔助,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按需使用,比賽主辦方擬定的評分標準也有相關要求,但參賽學校及教師個體在對評分標準解讀時卻出現了偏差。有的學校不惜花費數十萬元將參賽教師的課件視頻及相關鏈接製作外包互聯網公司。在比賽現場,一個個優美的視頻及鏈接不亞於電視專題片。這種注重形式的比賽,造成巨大的教育浪費,卻對教師教學能力及學生學習幾乎沒有什麼幫助。

缺乏對比賽的後續研究。大多數學校在本年度比賽結束後,直接進入下一年度的比賽準備,很少有學校能“以賽促研”“以研促賽”地對各種比賽進行研究。即使是參賽教師個體也是如此,很少看到有教師對比賽進行課題研究及論文寫作。

參賽選手之間只有博弈,沒有交流。以省賽爲例,參加省賽的選手都是各個市初選出來的。參賽教師集中在省賽的賽場上,相互之間只是競爭關係。在備賽過程中,相互封閉,沒有共享;在比賽過程中,只有博弈,沒有交流;在比賽結束後,即使個別參賽教師間有了私人交往,大多也侷限在一般網友層面,很少對教學比賽進行深層次交流。

“以賽促教”的比賽導向並沒有真正促進教學,比賽變成了表演。即使表演的天衣無縫,最終比賽成績的好壞與教學質量卻未必成正相關。“以賽促教”只是教師參加教學比賽的目的之一,並非主要目的,“以賽促學”纔是教師參加比賽的宗旨。要讓賽課迴歸教育本真,必須轉變賽課的定位與宗旨,由“以賽促教”向“以賽促學”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