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爲電動車用戶發聲!不符合百姓需求,別讓不騎車的人閉門造車

10月30日,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李稻葵教授針對電動車新國標公開發聲,並直指要害:

不能讓平時不騎車的人來“閉門造車”,定標準之前要先徵求老百姓意見!

衆所周知,電動車新國標又要大改了,前陣子工信部發布了新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相比現行的新國標,對車速、塑料佔比等限制更加嚴格,引發網友熱議。

目前電動車社會保有量已超3.5億輛,比汽車還高,所以新國標修訂涉及的影響是巨大的。而李稻葵教授的發言,引發了很多電動車車主的共鳴!

一、限速25km/h比騎自行車還慢,更不利於道路安全

李稻葵教授認爲:電動車限速25km/h,如果路遇水坑,想加速騎過去或路況很危險,想要加速駛離,那就做不到了。不僅存在安全問題,更會加重道路擁堵,嚴重損害廣大基層用戶出行的便利和自由權益,民心亦會隨之更添堵!

李稻葵表示,普通人日常騎行自行車都能達到15-25km/h,山地自行車、公路自行車時速可以達到35-40公里,限速25km/h的電動自行車可能還跑不過自行車。

二、限塑佔比、強制安裝北斗導航脫離羣衆實際需求

新國標徵求意見稿裡規定使用塑料材質的部件總質量不得超過整車質量的5.5%,這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火災事故的危害,但是也大大限制了用戶的車輛選擇空間。

例如北方騎車很冷,很多人安裝擋風被,卻也要被禁。政策與羣衆實際需求的衝突顯而易見,嚴重忽略了用戶需求的多樣性!

李稻葵指出,新國標修訂後要求強制安裝北斗導航,基本上每臺車要增加200塊以上的成本,如果有用戶不要這個功能,應該讓用戶自己選配。

三、新國標不應是放在書架本子裡的一個高高在上的標準

改裝風來了以後,會引發百姓改裝跟運動性執法的博弈,執法衝突造成對立情緒。

李稻葵表示:我國很多標準都有同樣問題,標準制定得很好,很高大上,但是實行很難,大家只能變通,甚至於造假或者改裝,到最後反而違反了標準的嚴肅性,反而傷害了老百姓的認同感。

小編也呼籲:希望修訂新國標的專家領導們,在制定標準前,請多聽一聽廣大老百姓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