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疫情升溫!教育部急發5聲明籲各校:應評估活動舉辦必要性

寒假來了疫情升溫!教育部急發5聲明籲各校防疫措施。(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提到,歲末年終各地密集舉辦大型集會活動考量集會活動通常人潮擁擠,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具有高度傳播風險,一旦出現疑似個案或羣聚事件,將提高防疫難度。教育部晚間發佈五點聲明,提醒各級學校辦理集會活動防疫措施。

教育部五點聲明如下:

一、爲防範COVID-19社區感染風險,提醒如有辦理集會活動之主辦單位,應依循指揮中心109年11月29日修正公佈之「COVID-19(新冠肺炎因應指引:公衆集會」,妥爲評估該活動舉辦之必要性及相關風險程度,若決定舉辦,應訂定完整防疫應變計劃,落實防疫相關準備及措施;依據指揮中心聲明,若無法於活動前嚴格執行完整風險評估,並規劃完善之防疫配套措施,強烈建議取消或延後舉辦。

二、進行相關風險評估,必要時得邀集集會活動主管機關地方衛生單位等共同討論,建議評估指標如下:

(一)能否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如能掌握所有參加者之流行地區旅遊史、確診病例接觸史,進入活動前亦能進行症狀評估及體溫量測,則相對風險較低。反之,如無法掌握上述資訊,則相對風險較高。

(二)活動空間通風換氣情況室外活動風險較低;通風換氣良好或可開窗通風的室內空間風險其次;至於通風換氣不良的密閉室內空間則風險最高。

(三)活動參加者之間的距離:活動期間彼此能保持室內1.5公尺及室外1公尺之安全社交距離,風險較低。原則上距離越近,風險越高。

(四)活動期間參加者爲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前者風險較低,後者風險較高。

(五)活動持續時間:原則上時間越長,風險越高。

(六)活動期間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可落實者風險較低,不能落實者風險較高。

▲教育部急發聲明籲各校防疫不鬆懈。(圖/教育部提供)

三、對於有慢性肺病(含氣喘)、心血管疾病腎臟肝臟神經血液或代謝疾病者(含糖尿病)、血紅素病變、免疫不全需長期治療者孕婦等,於國內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流行期間,建議避免參加集會活動。

四、宣導生病在家休息不參加集會活動,如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以及指揮中心「具感染風險民衆追蹤管理機制」所列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及自主健康管理者,不得參與聚會活動。

五、活動如有用餐時,應依據指揮中心109年4月10日修正公佈之「COVID-19(新冠肺炎)因應指引:社交距離注意事項」,須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或以隔板屏風進行區隔。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則應「分時分衆」用餐,以維持足夠的社交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