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中心70年 國家智庫功能待強化

(圖/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我回臺灣工作超過四分之一甲子的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在今年4月1日慶祝成立70週年。相關的展覽及活動先是3月初在中山堂舉行,展覽部分隨後移至政治大學陳列,在校本部見證這個研究機構對國家學術外交及政策制定的貢獻。個人忝爲這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經常參與和國際學者、政府官員及媒體智庫的互動和座談。這些親身經驗,不僅對我個人在政策分析方面有憑有據,同時也有助於在國際重大新聞事件時,提出客觀的分析。

我在出國讀書之前,就曾風聞這個機構,但因大學時期並非攻讀政治及國際關係領域,故沒有任何的接觸,直到在國外研究所進修時,才因轉換專業,慢慢認識它,特別是當時的幾個重要期刊如《問題與研究》、《中國大陸研究》,及英文的Issues and Studies,就是我學校圖書館所訂閱者。由於讀過許多先進的論文,因此後來在進入國研中心與他們成爲同事,感到特別親切。

在中華民國尚未退出聯合國之前,國研中心就已舉行了中美當代中國研討會,1980年代後,又陸續增加了中日會、中歐會、臺北首爾論壇、亞洲展望會議,近年來則擴大到與亞太地區的互動,分別成立了臺灣安全研究中心及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並代表政府參與二軌智庫機制的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充分反映政府外交政策的多元層面。

今年3月底、4月初適逢中華民國前任及現任總統出訪目前攸關臺灣前途、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大陸和美國兩大強權,國研中心在這兩個領域的研究和學術活動,都曾扮演穿針引線、政策建言的功能。由於中心的大陸研究(過去稱爲匪情研究)非常著名,在國際間頗具聲譽,許多美國的中國專家都曾在此蹲點,從本中心的匪情專家獲得獨到的看法及分析。民主化後,他們也持續到臺北參加包括當代中國研討會在內的各項學術會議,與本中心研究人員進行座談,交換意見。

因應兩岸關係融冰,國研中心也自90年代初開始與包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社科院臺灣研究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在內的北京智庫有互訪及交流。兩岸學者及研究人員在這些場合中,雖然有時彼此爭鋒,但基本上都能坦誠地進行意見交換,外交部長吳釗燮在國研中心任職期間、出任政府公職前,也透過這樣的學術交流到過對岸訪問。

李登輝總統在1995年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造成臺海局勢的緊張,那年我剛回到臺灣工作,聽聞有同仁參與當時迴應危機時,李總統曾提及的「十八套劇本」的討論。「兩國論」提出前,兩岸仍在對話,國研中心當時替政府研究「信心建立機制」(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CBMs)及「中程協議」的可行性。本世紀開始,這方面的政策建言多半屬於個別研究員的性質,而不再是中心固定的上層報告,也因此可能缺乏整體的戰略考量。

在國研中心工作近30年,我經歷了這個機構的轉型,也見證到編制的縮減。令人不解的是,當政府認識到高等教育必須整合資源以建立頂尖大學時,卻沒有在政策研究方面,集中政府預算支持一個有歷史、具國際聲譽的研究機構。在國際局勢詭譎多變、兩岸關係缺乏互信、美國霸權式微衰退的今日,爲臺灣的生存、穩定及和平、甚至是國際空間的擴展,做出最有說服力且符合國家利益的論述。(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