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迴應羣衆“參保倦怠”,如何優化醫保制度值得深思
原標題:關注迴應羣衆“參保倦怠”,如何優化醫保制度值得深思
380元每人的個人醫保,您今年交了麼?近日,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就居民醫保參保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網傳“部分地區農村出現醫保‘退保潮’”的情況不屬實。但根據國家醫保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自2019年開始下降起,至2022年四年間同比分別減少0.3%、0.8%、0.8%和2.5%,整體呈持續下降趨勢。並且據央廣網報道,部分地區農村居民斷繳醫保的情況確實存在。因此羣衆“參保倦怠”的情緒背後隱藏着哪些訴求,政府又將如何關注迴應,無疑值得深思。(3月25日 中國新聞社)
一路走高的個人醫保費用究竟貴不貴,實屬因人而異——對於生活在我國廣袤鄉土、經濟收入普遍不高的9億多農村羣衆來說,且不說蓋房買車,但凡家中雙方老人健在,再多上幾個孩子,數口之家每年繳納醫保的費用就足以抵得上家裡一個成年人一月的全部收入,實在不是一筆小錢。加之醫保政策宣傳解讀有缺等因素,不少農村居民選擇只給大人蔘保,老人、孩童不參保,或全家均不參保,進一步助推“參保倦怠”的形成。
撥開助推“參保倦怠”的種種因素,其背後實則反映出低收入羣體在連續參保時對提高醫保待遇的訴求:隨着經濟社會發展,錢的購買力已不同於往日,醫療費用也在持續增長。這意味着如果居民醫保繳費仍維持在原有水平,那麼醫保基金就無法維繫;然而現行醫保制度並沒有體現“多繳多得”的原則,低收入及連續參保羣體的醫保待遇也沒有比其他人更有優勢。長此以往,低收入羣體的參保負擔會越來越重,維持高參保率也將越來越難。
繳費數額逐年上漲,居民參保人數下降——導致現行醫保基金籌資機制運轉陷入這般境地,其本質在於不同收入羣體繳費負擔的不公平。優化現行醫保制度可以考慮從人均定額籌資機制,轉向以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爲繳費基數的定比籌資機制,將醫保繳費的波動曲線與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曲線相結合,讓不同收入羣體根據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實際情況繳納不同比例的參保費用,體現“量能負擔”的繳費公平。
同樣,部分地區醫保基金的支付量化也值得“因地制宜”——按照國家標準,各地醫保結餘資金可支付月數在3到6個月間屬於正常,3個月以下醫保基金則有赤字風險,然而有些地區結餘資金可支付月數居然達到了12個月甚至更多,那這種情況下此地繼續連年提高繳費標準又是否必要?筆者認爲,優化現行醫保制度也可以從增強基層政府關於醫保基金支付預算、決算的算力入手,不該花、不能花的要精打細算,能花、敢花的要堅決用在羣衆身上,結合本地年度醫保基金實際容量,滾動觀察全年醫保基金使用及結餘情況,體現“量入爲出”的在地理念。
近年來,有關“個人繳費標準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引導社會合理預期”的呼聲越來越高,國家也意識到了優化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機制的必要性。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即強調,“完善基本醫保的籌資分擔與動態調整機制,非就業人員參保繳費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掛鉤。”
異戶異檔,量能負擔;一地一策,量入爲出。在新的籌資機制落地前,醫保繳費標準已難有較大漲幅,因而在醫保繳費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提振城鄉居民參保信心,提高醫保基金運行效率,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從實際情況出發,讓利好政策“得之於民,惠之於民,才能使優化醫保制度“永遠在路上”。(邱宣喆)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