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英國區域經濟整合戰略對臺啓示
英國脫歐入亞,擴大貿易與影響力。圖/美聯社
英國成功脫離歐盟之後,於2020年與歐盟達成「後脫歐雙邊貿易協定」;亦即脫歐之後的英國企業商品,依舊能在零關稅的條件下,進入龐大的歐盟市場。此外,英國更於今年3月成功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後,再於9月印度舉辦的20國集團(G20)峰會與新加坡協商簽署戰略伙伴關係協議。
在英國脫歐之際,歐盟與其他全球國家和地區達成約40份貿易協議,適用於超過70個國家。然而,隨着英國脫歐,這些協議不再適用於英國。不過,現在英國已經幾乎完成了與所有原有貿易協議所涵蓋的國家的談判,以保持原有的條款與條件。
■英國脫歐入亞
擴大貿易與影響力
英國在脫離歐盟後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不外乎有幾個主要原因:多元化貿易伙伴、尋找經濟成長機會,以及維持國際地位與影響力。
脫歐後,英國必然也希望擴大其貿易圈,多元化英國的貿易伙伴,降低倚賴單一市場的風險。亞洲地區擁有龐大的經濟成長潛力,英國希望參與並受益於亞洲市場的機會,所以加入CPTPP可以爲英國企業提供更多出口機會,有機會翻轉英國的貿易條件、促進經濟成長。此外這些協議也有助於英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積極的角色,並與世界各地的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無異爲英國政府在外交與經濟政策重要戰略的落實。
其實我國早在2010年便曾經表達對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CPTPP的前身)的興趣,但是一直未能成爲協定的正式成員。我國雖然已經於2021年9月提出入會申請,但是CPTPP執委會至今仍然未決定成立入會工作小組。由於海峽兩岸都在同一個月提出入會申請,讓申請案陷入複雜且敏感的國際政治因素,這可能是執委會遲遲未能做出決定的背後原因。
但是撇開政治因素,我國仍須事先做好準備,因爲CPTPP要求成員國在貿易、環境、勞工等領域達到一定的標準與要求;亦即臺灣需要進行一系列法規調和,以滿足這些要求,並使國內的法律及制度與協定一致,這需要充分的前置作業,事先建立國內共識。此外,CPTPP是一個區域性貿易協定,需要所有成員一致同意新成員的加入,因此臺灣需要說服現有成員,這將需要積極的外交努力與高明的談判技巧。
■推動軟實力外交
助攻臺灣加入CPTPP
無論如何,英國成功實現其在亞太地區的區域經濟整合戰略,對臺灣也可以提供不同面向的啓示。首先是,英國的努力強調維護經濟安全的重要性。臺灣處於地緣政治複雜的環境中,有必要謹慎因應可能的經濟風險。特別是加強金融與經濟安全措施,以應對不確定的國際政經局勢,確保經濟的穩定及發展。
從國際合作與多邊主義的面向來看,英國的參與CPTPP即是凸顯多邊主義的價值。臺灣應該繼續積極參與國際組織與多邊合作,勇於強調國際規則的重要性,並確保參與以規範爲基礎的國際經濟事務。
我國長年以來一直希望能夠推動軟實力外交,而英國的外交策略融入文化、教育與藝術等元素,確實有助於增進其在亞洲的國際形象,值得臺灣效法。臺灣可以利用本身文化與藝術資源,以及高等教育機構的吸引力,推動軟實力外交,促進人文交流。
英國的成功經驗提供多方面的啓示,包括維護經濟安全、國際合作與多邊主義,以及軟實力外交。相關策略可以幫助臺灣在面對國際挑戰時找到更多的機會和解決方案,實現經濟繁榮以及國際地位的提升。因此,臺灣如果希望複製英國的成功經驗,必須進行跨部會的整合分工。
然而臺灣在國際政經舞臺還有一項更勝於英國的獨有優勢,那就是可以在區域經濟整合戰略強調科技與創新的角色,因臺灣於高科技領域具競爭優勢,此必然是CPTPP既有成員不容忽視的強項。因此透過融入臺灣的區域整合,讓臺灣的高科技完成跨國佈局,進而協助在地成員國的技術提升;應是具備相當顯著的互利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