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遺產在轉型中展現新活力

比利時格朗霍礦區廠房改造的博物館遊客參觀展覽。  本報記者 張朋輝

美國匹茲堡,人們參觀原鍊鐵廠高爐遺存。  資料圖片

德國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地標建築“12號礦井塔”。  本報記者 李 強攝

工業遺產是人類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後工業時代,工業遺產的保護、轉型、再利用,成爲各國共同的課題。通過創新改造、產業融合發展等方式,一些工業遺產在轉型中展現新活力

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區――

展示工業魅力 引領轉型潮流

本報記者  李  強

德國魯爾工業區埃森市郊外,坐落着一片巨大的紅磚建築羣。這是全球聞名的工業文化遺產――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區,於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驅車剛下高速路口,遠遠就能看見被譽爲魯爾區埃菲爾鐵塔”的12號礦井塔,這一地標建築與地面密佈的貨運鐵軌、空中穿梭的煤炭傳送帶,共同勾勒出工業文明興盛時代的圖景。

始建於1847年的關稅同盟煤礦,曾經是歐洲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煤炭生產基地,最終於1986年因產業轉型停止運轉。整個礦區以建築精美著稱,被譽爲“世界最美煤礦”。

“關稅同盟工業區完整保留着該煤礦歷史上曾使用的基礎設施,部分20世紀的建築也展示着傑出的建築價值。工業區的景觀見證了過去150年中煤礦業作爲當地支柱工業的興起與衰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如此評價。

如今,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區每年吸引超過150萬的參觀者。他們前來參觀,並不僅僅是來憑弔廢棄的廠房和礦井。經過30多年的轉型與開發,工業區內現擁有兩座世界級博物館,一座藝術中心,一個工業主題酒店,多家創意商店和餐館,戶外空間綠樹成蔭,與工業遺蹟完美契合,成爲當地熱門的主題公園

“以轉型促保護,我們一直以此爲座右銘。這裡還創造了結合曆史、文化、創意、娛樂和美食的多樣化產品。”關稅同盟基金會新聞發言人迪莉婭・波什介紹說。

登上德國最長的55米戶外電動扶梯,記者來到距離地面24米的魯爾博物館入口。當年,煤炭正是順着傳送帶被運輸至此,再通過重力分選。如此設計遊覽路線,讓遊客一進入博物館就能親身體驗工業文明的魅力。這個由洗煤廠改建的歷史博物館,由荷蘭著名建築師雷姆・庫哈斯主持設計,建築主體保留了歷史原貌,煤炭篩選設備被改造爲展陳櫃,6000多件展品系統展示了3億年前煤炭如何形成,以及魯爾工業區轉型的漫長曆程。

在魯爾博物館斜對面,由鍋爐車間改建的紅點設計博物館,則是另一位國際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的傑作。順着鍋爐管線改造的鋼鐵扶梯,自上而下的6層展廳裡,陳列着2000多件工業設計消費品:摩托車、廚房電器、衛浴產品、鍋碗瓢勺等一應俱全……1955年創立於德國的“紅點獎”,如今是全球工業設計領域最著名的獎項之一,每年在此舉辦的頒獎典禮,是工業設計領域的盛事。

走出紅點博物館,沿着礦區鐵路一路向北,便來到PACT藝術中心。這座兩層半高的禮堂建築,曾經是煤礦工人的澡堂和洗衣房,如今則被改造成演出空間和小型工作室,供全球藝術家進駐創作。這裡雖然早已褪去了工業時代的煤塵,房間內卻依然保留着白瓷磚和淋浴噴頭,成爲集舞蹈、表演、戲劇、多媒體和視覺藝術於一體的殿堂。

每年從年初到年末,魯爾工業文化節、媒體藝術展、現代藝術節、國際文化節、都會美食節等一系列活動在此接連不斷舉行。關稅同盟煤礦的主旋律,也從機器的轟鳴聲,轉換爲藝術和旅遊的協奏曲。

事實上,自1986年煤礦正式關閉起,政府就決定不拆除此地,但如何保護和開發卻沒有成型思路。人們根本想象不到這裡日後將變身爲旅遊勝地。始於1989年的埃姆舍公園國際建築展,給關稅同盟煤礦的轉型開發提供了重要契機。通過國際建築展平臺,當地政府徵集了全球建築師、規劃設計師和景觀建築師的構想,爲魯爾工業區尋求新的發展方向。117個開發項目,涵蓋了工業景觀修復、廢棄工業設施再利用、河流綠地整治等多方面。

在此後數十年間,關稅同盟煤礦作爲當地政府重點項目之一,成爲整個魯爾工業區轉型開發的典範。魯爾區於2010年獲評“歐洲文化之都”,又於2017年被評爲“歐洲綠色之都”,其中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區都被列爲經典案例。

如今,一些昔日的礦井工人已經在工業區擔任導遊,向前來參觀的各國遊客分享這裡昔日的工業輝煌,以及後工業時代引領轉型潮流的成功探索。

瓦隆採礦遺蹟羣――

保存文化記憶 變身旅遊“名片

本報記者  張朋輝

比利時瓦隆大區是傳統老工業區。煤礦廢棄後,由格朗霍奴礦區、布瓦杜呂克礦區、卡齊爾礦區和佈雷尼礦區組成的瓦隆採礦遺蹟羣成功轉型,成爲比利時展示工業文化和現代藝術的代表性場所。

比利時南部瓦隆大區有一個狹長的“工業山谷”,這裡煤炭儲量豐富,自19世紀開始大規模開採以來,煤炭產量一度位居歐洲前列。得益於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區位優勢,瓦隆率先開啓工業革命,是歐洲大陸第一個整體實現工業化的區域。長期以來,煤炭、鋼鐵等重工業是瓦隆的支柱產業

自上世紀中葉以來,隨着煤炭資源逐步枯竭,瓦隆開始了艱難的轉型之路,很多工廠或被廢棄,或被改造。直到今日,在瓦隆的不少城鎮,都能看到長滿荒草的煤礦廠房、鐵鏽斑斑的工業機器。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下,格朗霍奴礦區、布瓦杜呂克礦區等4處採礦遺址被完整保存下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該組織評價稱:“它們見證了早期工業革命的技術,記錄了歐洲大陸工業革命以來採礦業的發展,並在技術和社會層面發揮了重要示範引領作用”。

目前,瓦隆採礦遺蹟羣4處遺址均建成了博物館,主要分爲兩類:一是原汁原味展示工業時期煤炭工人的工作方式與生活場景,如布瓦杜呂克礦區與可持續發展博物館;二是以格朗霍奴礦區爲代表,保留部分原有工業遺存,充分利用廠房等原有建築,將其改造爲新的藝術博物館、設計空間等。

布瓦杜呂克礦區與可持續發展博物館位於比利時南部城市蒙斯和沙勒羅瓦間。直至上世紀70年代才全面停產的布瓦杜呂克礦區,完整保存了礦山、廠房、礦工居住區等地面建築和設施設備,以及公園、醫院、社區中心等公共設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煤礦村莊。博物館負責人溫迪・格拉瑟告訴本報記者,布瓦杜呂克礦區與可持續發展博物館是一個集研究、體驗、展示爲一體的博物館。遊客可以體驗篩選煤炭、礦工作業的全過程,觀察礦工家庭生活的真實佈景,瞭解當時的風俗習慣。該礦區博物館保存了不少老機器、舊檔案等,可供研究者在此地開展技術史、社會文化史等相關現場考察。爲傳播綠色發展理念,博物館於2016年改爲現名,並着重突出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等內容。

博物館庭院裡,散落着遺留下來的機器。博物館建築羣裡,經理室、會計室、醫務室、礦燈分發處、礦工清洗間等都完整保留至今。礦區自19世紀以來興建的166套礦工宿舍,除一套用於展示外,其餘仍在使用。格拉瑟說:“布瓦杜呂克礦區遺址最大的價值在於,它體現了煤炭工業生產方式、礦工的生活方式,保存了瓦隆的文化記憶。隨着瓦隆經濟轉型,工業遺存的價值更加凸顯。”

格朗霍奴礦區被譽爲“19世紀歐洲工業遺產的瑰寶”,也是歐洲新古典主義工業遺產最傑出的代表之一。自上世紀90年代起,礦區巨大的廠房被重新修繕,改造成爲一座當代藝術博物館。不久前,博物館正在進行兩個平行展覽――“植物熱”和“約翰・穆伊爾視覺藝術展”,前衛的當代藝術展品與有年代感的廠房形成了鮮明對比。

格拉瑟介紹稱,工業時代的遺產實現華麗轉身,保留了瓦隆獨特的文化記憶,已成爲當地吸引遊客的一張“名片”。

匹茲堡工業區――

開發廢舊廠區 引入高新產業

本報記者  吳樂�B

美國匹茲堡市華盛頓山的莫農加希拉斜坡和迪尤肯斜坡,是該市的兩個著名歷史景點。斜坡上的纜車軌道均興建於19世紀70年代,用於運送煤炭。如今,搭乘木質車廂的纜車上下穿梭,有時空穿越之感。從山頂眺望,鋼鐵業曾盛極一時的工業城市匹茲堡,已經轉型爲一座現代城市。

匹茲堡位於俄亥俄河、阿勒格尼河以及莫農加希拉河三河交匯處,因靠近五大湖區、煤鐵資源豐富、航道條件便捷,與鋼鐵工業有着不解之緣。19世紀中期,企業家安德魯・卡內基建立了卡內基鋼鐵公司,後來發展成爲美國鋼鐵公司,當時匹茲堡鋼鐵產值一度佔美國鋼鐵總產值的近2/3。此外,美國鋁業公司、西屋電氣公司等大型企業也將總部設在匹茲堡。由於長期以重工業爲支柱產業,當地環境污染嚴重、經濟結構單一等問題日益凸顯。20世紀70年代,鋼鐵產能過剩導致大量裁員和工廠關閉。

不少匹茲堡人擔心,這裡傳統的工業文化也將面臨消失的危險。重工業時代過去了,如何把工業遺產及其文化保留下來,匹茲堡對此做了探索。

1996年,美國國會和賓夕法尼亞州通過法案,建立了“鋼鐵之河國家遺產區。該國家遺產區以匹茲堡爲中心,由賓夕法尼亞州西南部8個郡的遺產區組成。

在“鋼鐵之河”國家遺產區,人們可以探訪匹茲堡及其附近鋼鐵工廠城鎮,瞭解煤層結構、體驗鋼鐵運輸等,從不同角度感受曾經輝煌的鋼鐵製造故事。這些活動項目由非營利機構“鋼鐵之河”遺產公司管理運營,並與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和賓夕法尼亞州保護與自然資源部合作,通過支持工業遺產旅遊、創意場所建設、戶外娛樂等,促進經濟再開發和文化合作交流。

在工業遺產保護和再利用方面,當地政府發揮了重要作用。“南邊工廠”如今是匹茲堡著名的購物中心,從其名稱就能感受到昔日作爲鋼鐵基地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中期,匹茲堡城市規劃局買下這片廢棄的廠區,與企業共同開發,將其改造成商業休閒娛樂中心,除商業、餐飲、娛樂設施外,還在此興建寫字樓,進行招商引資。

匹茲堡的另一片商業街區“烘焙廣場”,因美國餅乾及休閒食品企業納貝斯克於1918年在此建廠而得名。1998年,納貝斯克關閉了當地工廠,空蕩蕩的廠房只能閒置。2006年,匹茲堡市政府決定將該區域改造成高新產業園區,以配合整個城市的轉型振興計劃。改造完成後,匹茲堡市政府協助開發商,大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吸引了匹茲堡大學、谷歌等機構和企業陸續在此設立研發部門。根據匹茲堡技術委員會統計數據,2014年,匹茲堡地區科技和研發部門就業人數首次超過了鋼鐵行業。另有數據顯示,目前匹茲堡的研發崗位製造業崗位多出40%以上。

匹茲堡市所在的阿勒根尼郡郡長瑞奇・菲茲傑拉德表示:“匹茲堡經濟已由依託鋼鐵製造業,成功實現向高科技、先進製造業、能源、教育以及國際旅遊等領域的創新轉型。”

儘管已成功轉型,但鋼鐵已成爲這座城市的獨特印記。256米高的美國鋼鐵大廈仍是城市地標之一,工業化時期的工廠、倉庫、碼頭等歷史遺產得到保護和修復, 成爲展示城市獨特歷史的文化場所。

版式設計: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