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總統大選投票必須有超前思維

如果選民願意集中選票,促成政黨輪替,又讓國民黨和民衆黨立委席次加總起來過半,則政府的運轉和政務的推動即可平順而高效。圖/本報資料照片

總統大選即將投票,這次大選不同於以往之處,主要是在「三腳督」的選戰情勢下,總統當選者的得票很可能無法過半,將成爲少數總統,而立法院也三黨不過半,執政黨在國會居於少數,由此而造就出關鍵性少數的第三大政黨得以左右政治大局。這種「三少數」的情況一旦發生,將導致政治運作不穩,不僅執政黨備受掣肘,政策和預算難以順暢實現,而政黨間的合縱連橫將帶來政治上的不安定,致使紛擾不斷。

以目前的選情看,當選者無論是民進黨的賴清德,還是國民黨的侯友宜,乃至於民衆黨的柯文哲,得票數都不會超過45%。立法委員選舉同樣呈現膠着狀態,國民黨和民進黨很難超過半數所需的57席。不過半的行政權和不過半的立法權加在一起,又要應對關鍵性少數的需索,屆時政治上的「亂鬥」可想而知。

一般內閣制的國家不會出現執政黨少數統治和立法院席次又是少數的情況,偏偏我們獨行其事,型態特異。可以預見,未來如果國會真的出現「三少數」的情況,從好處看,行政權和立法權不歸於同一政黨,權力分立的狀況將更明顯,制衡機制可以充分發揮,足以防止一黨專權,但從壞處看,由此而生的政治惡鬥與政府癱瘓狀態將更嚴重,如果沒有好的因應對策,政府可能流於空轉,以致於難以成事。

以現實政治而論,比較能避免政治亂象且可發生潤滑作用的方法,是執政黨與第三大黨組成聯合政府,共同執政,在立法院通力合作。如此一來,民主政治的多數統治理念可以踐履,行政權與立法權高度對立而使政務無法推動的狀況也可以避免。相對於近八年來的民進黨全面執政,尚可避免大權獨攬而恣意作爲的「民選獨裁」狀況。

目前的三大政黨親疏關係有別,國民黨和民衆黨雖然藍白合破局,但彼此關係還是好過民進黨與民衆黨的互動。柯文哲與民進黨嫌隙很深,民進黨政要甚至對他深惡痛絕,未來很難在執政上和立法上同一條心合作。相對的,國民黨與民衆黨曾經簽署六點協議,包括共組聯合政府,侯友宜和朱立倫主席一再宣示,聯合政府的協議仍然有效,如果選民願意集中選票,促成政黨輪替,又讓國民黨和民衆黨立委席次加總起來過半,則未來不但可以多數統治,而且在立法院維持安定多數,則政府的運轉和政務的推動即可平順而高效。而如果民進黨少數執政,在立法院又遭受國民黨和民衆黨的在野聯盟牽制,則憲政亂象與政務受掣肘的狀況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同一政黨長期執政或是政黨輪替適時出現各有利弊,選民可以選擇同一政黨繼續執政,也可選擇換黨執政。長期執政有利於維持政策的穩定性,但也可能造成濫權與腐化,政商關係固化,官商勾結嚴重;政黨輪替則可更換執政團隊,清理政商關係,有利於避免權力過度膨脹與濫權貪腐。

民進黨執政近八年來,由於全面執政,行政權與立法權一把抓,又不節制權力的行使,所以政策上貫徹一黨之念,體制上削弱分權制衡的機制,甚至壓縮公民社會的空間,顯露絕對權力導致濫權與腐化的政治鐵則。這次選舉給予選民重新選擇的機會。新的總統與未來的執政黨一方面要在新的權力結構上主導政務,另方面要應對外部越來越嚴峻的情勢,其中最重大而緊迫的,自是兩岸關係。

由於民進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否定一箇中國原則,致使對岸認爲兩岸交流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兩岸關係不但大倒退,面臨兵兇戰危風險,且近幾個月對岸對臺灣經貿制裁做足準備,甚至已經發動報復措施。蠡測中共策略規劃,可能看未來哪一個政黨執政而定奪,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將從嚴從重,一切看着辦;如果換黨執政,則可恢復協商,一切好商量。

中國大陸仍是臺灣最大市場,更是臺灣國防安全的最重要影響因素,臺灣選出什麼樣的領導人,對兩岸關係影響重大,在安全上如此,經貿上亦復如此。在兩岸關係幾已陷入谷底的現狀下,我們很難想像如果選出一個對兩岸關係的主張比目前更激進的總統,陸方可以安然接受,而不會在軍事上加大施壓力度,在經貿上多所報復與限縮。面對惡化中的兩岸關係,民衆實應有大局觀,做出明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