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論疫後兩岸經貿交流的挑戰與機遇
工商社論》
大陸「新十條」防疫措施的頒佈,意味動態清零政策的正式鬆綁。一般預料,隨着明年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召開後政府人事底定,大陸將進一步解封,屆時兩岸往來的制度性障礙即將排除。然而,在近三年的疫情期間,無論是國際情勢、兩岸關係,以及兩岸各自內部,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致疫後的兩岸經貿交流,勢必充滿許多挑戰。
首先,在國際情勢方面,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迄今,歷經政黨輪替的美國,仍將大陸視爲「最重要戰略競爭對手」,不但絲毫未稍減對大陸的遏制,還層層加碼、且精準打擊。拜登上任後不但未取消川普對大陸課徵的關稅,還加速推動美中科技、產業鏈、金融等各個領域的脫鉤。雖然歷經幾次的磋商,美中達成兩大國管控分歧的共識,美國甚至表明可與大陸在某些領域「再掛鉤」,但也明白揭示未來將是與陸全面競爭的「決定性十年」,美中將建構成更爲清楚的鬥而不破的對抗格局。
其次,在兩岸關係方面,自2020年以來也產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雖然兩岸經貿結構並未有顯著改變,大陸仍是我最主要出口、投資地區,也是我最主要貿易伙伴;但由於兩岸政府根本上已停止往來,且近年來無論是在疫情防控上的齟齬、大陸軍機繞臺的常態化,或大陸對臺農漁產品的禁運,都讓臺海兩岸間的不信任與誤解,由政府延伸到民間社會。隨着大陸民族主義的升溫,有大陸研究機構針對城市居民進行調查,有超過5成的受訪者表示支持對臺武統。亦即若兩岸對峙僵局再不化解,有任何擦槍走火,將可能如星火燎原,兩岸的對撞將由政府蔓延到民間。
最後,在兩岸各自內部方面,習近平二十大的順利延任,代表短期內大陸內部已無能夠挑戰習近平的政治力量;故習近平可專心致志實踐國家發展目標,不需進行不必要的對抗。因此,中共一方面將以「說好中國故事」取代「戰狼外交」;另一方面,則將導正近兩年來過左的產經政策與過嚴的清零防控,讓經濟發展回到施政主軸。至於臺灣,11月地方選舉的結果,某種程度反映了民衆對經濟民生的焦慮與迫切感。
疫後兩岸經貿交流,受到上述國際情勢、兩岸關係、兩岸各自內部等因素的交錯影響,預料將面臨兩大挑戰:一是美中對抗下的地緣政治變化,將讓大陸臺商由過去的左右逢源變成左右爲難,有更多臺商將被迫選邊站;二是兩岸民族主義的升溫與對抗,會讓兩岸經貿交流被賦予更多政治想像,但也更容易動輒得咎。因此,無論是臺灣經貿團體赴陸,亦或大陸經貿團來臺,相較過去都將面臨更多的批評與更大的壓力;例如此次臺灣兩岸企業家峰會赴陸,目的是爲爭取兩岸產業的進一步合作,但也遭受部分民間團體質疑此爲配合中共的經濟統戰,讓臺灣被鎖進大陸設定的兩岸經濟一體化策略。
雖然相較過去兩岸經貿交流的挑戰增加,但由於疫後兩岸都希望迴歸民生經濟,因此,疫後兩岸經貿交流,仍存在相當的機遇;特別是在美國擴大對陸壓制下,大陸更希望透過臺灣突圍。因此,臺灣如能在不違反美國禁令的前提下與陸方合作,將可藉由兩岸產業合作,爲兩岸對話創造空間,也爲兩岸的和平穩定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然而,疫後的兩岸經貿交流有幾個面向需要注意:首先,政府應制定更靈活、彈性的兩岸交流規範,避免不合時宜的法規與過度僵化的意識形態,限制了臺灣經貿團體在兩岸經貿交流的空間與活力。其次,臺灣經貿團體也必須與社會進行更多的對話、爭取更多社會的支持,以避免臺灣社會的誤解,而被貼上不必要的政治標籤,甚至讓兩岸經貿交流被視爲跨海峽政商聯盟的合謀。最後,兩岸經貿交流影響的不只是政府或企業界,而是臺灣整體社會,因此,應由例如海基會或相關經貿團體牽頭,針對兩岸經貿交流的方向、目標甚至戰略,邀集各界進行更多元的討論。
美中雖有對抗,但亦有對話;隨着美臺關係的升溫,臺海兩岸更應增加對話防止誤判。因此,如何透過有序的兩岸經貿交流,爲疫後兩岸對話展開契機?將是臺灣各界都必須面對及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