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均看臺灣之困:開放纔有活路
經濟學者高希均看兩岸,認爲自信地開放臺灣纔有活路。(天下文化提供)
做爲經濟學家,同時也是《天下》、《遠見》雜誌創辦人的高希均,過去提倡過「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讀一流書、做一流人」等觀念,面對臺灣當前的挑戰──人民的冷漠,他在《開放臺灣》一書中強調,只有開放、興利、鬆綁,臺灣纔有出路。
相較於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敢開放、敢改革」的上海,如今儼然是國際化大都市;臺北相對多了小確幸,少了大建設,而高希均不諱言「小確幸有轉折成大不幸的可能」,對兩岸關係的不確定,多數人的沉默和多數知識分子的冷漠,有可能讓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破壞的風景也是人」。要突破小確幸已呈現的不安徵兆,高希均認爲臺灣要自信地更開放。
高希均以經濟面向觀察兩岸指出,當前的現實是:大陸正以新策略進入「新常態」,臺灣在政府失能、國會失控、人民失落中陷入「新平庸」。他以美國對付經濟衰退爲例指出,「零和」思維早應被「雙贏」替代,因此臺灣要自信地把大門打開,跨越保護情結,誤認好像一開放,什麼產業就會被擊垮;健康的心態應該是:視野不再盯住本土,心思不再鎖在家園,格局不再限於島內。
「最近幾次經濟衰退告訴我們:臺灣必須要加速對外開放,對內鬆綁。勇敢地爭取大陸來臺投資、觀光、就學。」高希均說,臺灣當前的「悶」,來自於小格局的思路。對於開放,應從「讓利者」就是「得利者」來思考。當各界議論北京的讓利是「統戰」時,他認爲事實上是大陸人民在得利。
「臺灣一些人只想反對兩岸交流,卻不知反對的目標,以及所需付出的代價」,高希均期待在大陸增加誠信、臺灣增加自信、兩岸增加互信的互動中,使兩岸均能開放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