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東港溪環境計劃 政府民間協力獲獎

南區水資源局和民間合作的「東港溪水環境保護深耕計劃」,獲得水利署「民衆參與標竿案例獎」,是公私協力範例左爲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周克任,右爲南水副局長鄒漢貴。(潘建志翻攝)

由南區水資源局和民間合作的「東港溪水環境保護深耕計劃」,獲得水利署「民衆參與標竿案例獎」,是公私協力的範例。(潘建志翻攝)

由南區水資源局和民間合作的「東港溪水環境保護深耕計劃」,獲得水利署「108年民衆參與標竿案例獎」,是公私協力成功改善溪流畜牧廢水的範例。計劃是2014年從屏東縣新埤鄉開始,由民間和政府單位合作,遊說畜牧場做好廢水排放標準,回覆溪水乾淨。

屏東縣東港溪流域居住32萬人口,卻養了52萬頭豬,還有雞、鴨、牛等畜禽排泄物問題非常嚴重。爲了改善水資源,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結合新埤鄉公所和和縣府環保局,成立畜牧業遊說團,針對鄉內養豬業者進行監督和勸說,巡查污水排放,並鼓勵沼氣發電糞肥利用,減少污染

計劃非常成功,原本充滿豬屎的砂侖溪變得清澈,魚兒也都回來了;雖然過程數度又有不肖業者排放廢水,讓溪水再度成爲流屎河,魚兒也消失無蹤,但社區持續監督,要求業者不斷改善,成功案例也讓周邊的潮州鎮及竹田鄉跟進,推動遊說計劃。

潮州去年已經開始計劃,竹田鄉今年也跟進,未來還希望能推廣到更上游的內埔鄉鎮,希望讓東港溪能成爲和畜牧業和平共存,仍保持乾淨的河流。因計劃由公私協力合作成功,獲得今年水利署頒獎。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周克任說,今年有20項計劃送審,共8項入圍5項獲獎,獲獎計劃都是公私協力。不過東港溪計劃不像其他計劃由公家單位發起、民間配合,而是由民間發起,在過程中也要和畜牧業者對抗、合作,可說是最艱難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