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豐誠》還有更多的盧麗安們
土生土長的臺藉中共黨代表盧麗安,在十九大會期間展示了落落大方風度,她一席「以身爲臺灣的女兒爲榮,也以身爲中國人爲傲,愛臺灣也可以愛中國大陸;歷史無法選擇,但未來可以開創」的講話,扣人心絃。盧麗安效應可期。
在看一連串新聞的當兒,讓我不禁想起了在廈門大學研究任教的趙玉芬院士。趙玉芬出生於1948年,尚在襁褓之中的她,在1949年被父母抱到了彰化。童年艱苦的生活,加上之後出生的五個弟妹,一個典型的八口之家的寫照是許多上了年紀臺灣人的共同經驗。
彰化女中化學老師的啓迪,讓趙玉芬選擇進入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就讀。1971年大學畢業,她以優異的成績,申請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獎學金。當時父親已去世多年,家中實在無法湊出出國的機票費用,有人給她出了一個主意,用美國大學的獎學金證書作證明,向航空公司賒錢買機票,以後每月償還航空公司30美元。
1975年,趙玉芬取得博士學位,在母校及紐約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78年,趙玉芬回鄉探望留在河南的外祖父母,造成他被政府禁止回臺。次年,在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的邀請下,來到北京中科院化學所任副研究員及研究員,由於研究成果出色,於1986年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獎;1998年轉至北京清華大學化學系任教授;1991年趙玉芬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當時稱學部委員),是當時中科院最年輕的女院士;1993年任清華大學有機磷開放實驗室主任,並於當年獲得「中國青年科學家獎」;1995年,當選爲俄羅斯國際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6年,離臺25年的趙玉芬終於再度回臺,但母親已經往生,日後來臺只是從事學術交流。2000年,由於眷戀着臺灣溫暖溼潤的氣候,趙玉芬來到了與臺灣有着相同氣候條件的福建廈門,轉任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藥學系主任。趙玉芬的研究繼續精進,2015年榮獲有機磷化學領域的國際阿布佐夫獎,此獎於1997年爲紀念俄羅斯傑出化學家A.B.阿布佐夫,由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總統設立,每兩年向1至2位在磷化學研究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頒發此獎,迄今爲止全球已有10位化學家獲獎,趙玉芬院士是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自1988年起,趙玉芬擔任大陸政協委員,將近30年後,盧麗安擔任中共十九大黨代表,加上在北大任職的林毅夫、陳雲英夫婦,均是在大陸發展事業有成的臺裔菁英,臺灣應是他們內心深處無法取代的情感區域,限於我們的法令,他們也許不能保留臺灣的戶籍,但我們應在統戰顧慮之外,爲他們保留一片感情的歸宿。趙玉芬是1.0版的臺裔臺灣人,事業餘暉尚在;盧麗安是2.0的臺裔臺灣人,事業正處輝煌;未來還有3.0的臺裔臺灣人,正準備在大陸冒起;臺灣應有自信,嫁出去的女兒總會心懷孃家,這不是偉大的政治夢想,而是建基於人性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