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發文迎利好 換電模式或蓄勢待發
5月20日,發改委、國際能源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意見》表示要優化城鄉公共充換電網絡建設佈局、完善居住社區充電樁 建設推進機制,同時還重點指出要加強 充換電技術創新與標準支撐,加快換電模式推廣應用。
實際上,這已經是近期來國家部委第三次發文利好換電模式發展;業內認爲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車的換電模式將得到進一步支持,換電設備建設落地的速度也或將加快。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70萬輛,分別達到75萬輛和73.2萬輛,同比增長2.6倍和2.5倍;中汽協預測新能源汽車今年全年銷量將達到180萬輛甚至超過這個數字,增長幅度達40%;中投產業研究院分析稱,2023年以後隨着補貼退坡,市場將回落到較爲平穩的增長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42萬輛,純電動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比例將提升至90.9%。
而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加速發展,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成爲當下發展的重點。爲加快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更好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助力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發改委和國際能源局聯合發佈《實施意見》,開始面向社會徵求意見。
《實施意見》覆蓋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安裝、提升城鄉地區充換電保障能力、加強車網互動等新技術研發應用、加強充換電設施運維和網絡服務、做好配套電網建設與供電服務、加強質量和安全監管、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等七大類,共二十個小內容。
從重點來看,《實施意見》中表示要加快換電模式推廣應用,加強“光儲充放”新型充換電站技術創新與試點應用,加強充換電技術創新與標準支撐,加快大功率充電標準制定與推廣應用,加強跨行業協作,推動產業各方協同升級;同時探索出租、網約和物流運輸等領域的共享換電模式,優化提升共享換電服務體驗。此外,還包括要結合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推進鄉鎮充換電設施建設等。
華創證券分析稱,從目前陸續出臺的新能源車政策來看,明顯向換電模式傾斜,國家主要產業發展向換電模式發展,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受此利好消息影響,英飛特、科大智能、北汽藍谷、海汽集團、山東威達(參數丨圖片)等充換電概念股5月20日股價大漲,其中英飛特漲幅達20%。
應用試點下半年啓動,2025年市場規模或達千億元
實際上,這並非近期換電模式的首次利好文件。日前,工信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了《關於組織開展新能源企業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2020年換電站作爲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了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其中也將建設充電樁擴展爲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日前,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工信部將繼續大力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企業根據適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支持北京、海南等地開展試點推廣。
據悉,今年下半年開始工信部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鼓勵在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港口、礦山等公共領域率先試點,在私人領域推動商業化運營。華創證券認爲此舉可解讀爲政策風向的轉變。
換電模式也得到諸多企業的支持,目前,蔚來汽車、北汽新能源、長安新能源、吉利汽車、東風柳汽、哪吒汽車、小鵬汽車、力帆汽車等均陸續佈局換電服務;奧動新能源、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企業也在與車企配合佈局換電模式;此外,能源巨頭中石化也加速佈局換電服務,推進換電站建設。其中,奧動新能源表示未來五年完成一萬座換電站建設,中石化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完成不少於5000座換電站建設。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爲,換電應用試點能夠有利於在缺乏充電樁或充電樁使用不便的地方更好地推廣新能源汽車,同時換電也利於電池儲備、電池回收再利用。此外,業內認爲換電模式也能夠通過平衡波峰波谷的用電需求來緩解電力系統的壓力。
西部證券認爲資本市場較爲看好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換電模式能夠在不同城市推廣,盈利是可預期的。光大證券認爲,政策向充換電領域傾斜,有利於形成充換電良性的商業模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打開產業發展空間。
業內預測,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到2025年,換電模式可帶來180億元的設備需求以及千億元的市場規模。
標準落地實施在即,瓶頸仍待解
實際上從工信部即將推行的應用試點中可以發現,率先推動換電試點的領域是公共交通、運營車輛等領域,並非私人用車領域。業內認爲,換電模式在一些特定的使用環境,擁有着比較高效的運行性價比優勢,能夠有效節省運營車輛的時間成本。
儘管國家政策開始向換電模式傾斜,換電模式也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但在推廣中仍存明顯瓶頸。其一就是各個汽車部件的通用性、互換性很難統一,其次是運營成本問題。
從標準層面來看,各家車企在動力電池容量、密度、形狀、大小等層面都有不同的標準。曾有某車企內部人士表示,電池是電動汽車最核心的零部件,電池的管理也是車企的核心技術和優勢。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准發佈了《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國家標準,將於今年11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也是汽車行業在換電模式領域制定的首個基礎通用國家標準。工信部認爲,該國標的出臺有助於提升換電電動汽車在機械強度、電氣安全、環境適應性等方面的安全水平,保障換電電動汽車的安全性。
崔東樹認爲,標準的出爐實施更有利於推廣車企等企業對於換電模式的探索,以及有利於換電模式的商業化發展。
不過,除了標準的限制因素之外,換電站的盈利模式也是制約當前換電模式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西部證券分析師認爲,換電模式的商業邏輯是說得通的,但在私人消費市場目前還沒有看到一個明朗的換電商業邏輯;同時對於換電站的盈利點也並未完全摸清,未能找到可盈利的商業模式。
不過,業內認爲儘管換電模式仍處於初級的探索階段,還未大規模商業化,但從當前的政策傾斜等方面來看,換電模式或將蓄勢待發成爲新風口,同時與充電模式互補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