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熱議“內卷”不只是自我調侃

(原標題大學生熱議內卷”不只是自我調侃)

隨着高校進入嚴字當頭時代,大學生“划水”也能畢業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據媒體報道,記者通過採訪多名大學生和高校教師發現,大學生之間的“內卷”是一個較爲常見的現象。不少大學生表示,“內卷”的熱度,不僅是一種自我調侃,也是面對學業以及自我發展的衆多壓力真實寫照

學術意義上審視,“內卷”的基本含義是指系統在外部擴張條件受到嚴格限定的條件下,內部不斷精細化和複雜化的過程。而在我們時下語境中,不少人把事物無法維持現狀又難以自我更新,只能在內部不斷複製和精細化的現象,稱爲“內卷”。當看到高校學生因“內卷”而迷茫的背後是“年輕人在極度競爭中,成功壓倒成長,同伴彼此PK,精疲力竭”,就可以發現,所謂的內卷並不是今日纔有之現象,而是競爭壓力之下,對諸多短期利益榮譽過度追求,才導致了超出正常競爭壓力的疲憊和不堪。

競爭本是常態,但當發展到總想與人一比高低,“想做科研,有人發的論文更多更重要;想玩社團,有人的興趣專業水平更高;想找工作,有人簡歷上積累的證書經歷更多”,而忽視自我的真正定位價值追求時,恐怕就是一種畸形心理在作怪,乃至折射着一些大學生定位模糊、目標虛無和精神缺失的尷尬。在隨波逐流中,認識不到自己真正應該努力的方向,看起來忙忙碌碌,卻發現自己很多地方比不上他人,難免產生失落和不滿,所謂的“內卷”就出現了。

事實上,這種只有“外延擴展而無內涵發展”的狀態,意味着精力無端消耗和精神的漂泊不定。不少大學生面對競爭時,只求短平快的功利,缺少積跬步至千里的勇氣毅力,這樣的人生談不上成就感和獲得感,遑論成爲社會需要的人才。人生之路是一個“重複博弈”的過程,如果缺少磨鍊意志、砥礪志趣的追求,缺少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精神,那就只能在鬱鬱寡歡的不得志中沉淪,在自怨自艾中越來越“內卷”。正如新聞所說,競爭本就存在,想往高處走就勢必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筆者觀察,一些大學生的“內卷”當然與壓力有關,但從深層次上說,竊以爲,這不是真正向上的壓力,有虛榮和炫耀心態成分,比如把所謂的“證書”等表層東西當成“優秀”。可以說,“績點爲王”之下,部分大學生的“內卷”很可能是一種精心算計的利益得失和功利計較,是生怕別人比自己得到的外在“榮譽”多,絕非真正的良性競爭和你追我趕爲了未來而奮鬥的無悔付出。我們常說,既要腳踏實地又要仰望星空。但眼中只有他人獲得的“證書”“獎學金”時,就是慾望放逐了理想,功利扭曲了信念,長此以往,不要說仰望星空了,恐怕只能在短期利益的泥淖中打轉,進而忘記了學習是爲了什麼,人生是爲了什麼……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勝人有力,自勝者強。大學生應對自身社會角色進行清晰認知和理性定位,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騖遠,更不能把才華支撐不起抱負當作“內卷”,而要牢記時代使命,養成追求真理、志存高遠優秀品格,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到社會理想之中,把個人的前途祖國人民命運聯繫到一起,立鴻鵠志、堅定信仰、奉獻國家,在爲實現社會理想奮鬥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