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動減排”到“主動治污” 稅收紅利助力企業綠色轉型

作爲綠色稅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實施以來,“多排多徵、少排少徵、不排不徵”的正向激勵作用日益凸顯。看得見的政策紅利,使得越來越多高耗能、高排放的企業謀求綠色轉型,從“被動減排”走向“主動治污”。

在全國各地,以綠色稅制激勵企業減污降碳,用稅收紅利書寫綠水青山美麗畫卷徐徐展開,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新疆,一家生產銷售電解鋁的企業,幾年來一直享受着綠色發展的紅利。

據介紹,2020年,該公司投入1000多萬元對4條鋁錠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後,應稅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濃度值雙雙降低,脫硫廢水也同步實現循環利用。2020年,企業較2019年少繳環保稅180萬元,降幅達42%。

遼寧,一家每年產生鋼渣高爐水渣等固體廢物近千萬噸的鋼鐵集團,投入上億元對冶煉廢渣實施綜合開發利用,已開發出精渣鋼、礦渣粉等11個冶金系列產品。“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可以享受減免稅優惠,現在,我們不僅沒有高額的環保稅支出,生產的環保新材料每年還能增加收益2億元。”企業負責人表示。

在重慶,一家電力公司五年來投入近12億元進行發電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環保設施技術改造、全廠節水及廢水綜合治理改造。目前,該公司各項污染物排放量全面優於超低排放要求。2018年至2021年1季度,公司總計減免環保稅724.5萬元,購買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設備抵減企業所得稅200餘萬元。

天津市薊州區,各家企業紛紛開展環保設施改造,在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的同時,切實減少各種污染物排放,對改善環境起到了很好促進作用

一家電力公司由於煤塊堆疊產生粉塵,2018年繳納粉塵環保稅共計787.74萬元。隨着煤場封閉改造進展,2019年同比下降42.74%。至2019年12月份,煤場封閉改造完工後,該企業此項粉塵環保稅無需繼續繳納,稅額爲零。該公司財務負責人表示,環保稅開徵以後,光粉塵這一項一年就可以節約七八百萬元稅金

記者國家稅務總局瞭解到,環保稅法實施以來,採用自動監測方法申報環保稅的納稅人戶數由2.3萬戶增長至4.4萬戶,納稅人因低標排放累計享受減稅優惠102.6億元,因污水集中處理享受免稅紅利152.2億元,因綜合利用固體廢物享受免稅紅利39.9億元。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環保稅的開徵不僅具有正向激勵作用,還搭配減稅降費政策倒逼企業進行節能減污技術改造,走生態優先的綠色發展之路。在稅收改革的正向引導和反向倒逼作用下,市場主體從“被動減排”到“主動作爲”,在享受到稅收紅利的同時實現綠色轉型。

與此同時,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稅收政策中的相關優惠政策也成爲環保稅的補充,進一步發揮綠色稅制的激勵作用,助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

江西的一家電力公司正利用稅收紅利,讓“綠色、低碳、清潔、高效”成爲公司的競爭優勢之一。

“環保稅開徵後,我們有針對性升級設備、改進技術。相較於2018年,公司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減少了2.28%。氮氧化物排放減少了7.29%。”財務負責人張葉帆介紹說,“由於環保措施和減排成效到位,並且在繳稅時又可以享受到法定稅收優惠,形成了良性循環。2018年至2020年,公司減免環保稅123萬元,享受稅收優惠1900餘萬元,其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1500餘萬元、環保設備購入抵免優惠28.10萬元。”

“增值稅雖然更遵循稅收中性的原則,但是購進設備的留抵退稅等政策對於促進企業升級換代、產業轉型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