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中國再生能源起飛帶來投資機會

然而,中國的能源消耗空間仍然很大。以單位美元國內生產總值(GDP)能源消耗來衡量,中國這一指標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0%,分別是美國和日本的兩倍和三倍。中國的目標是維持近5%的GDP增速以及近2%的能耗增長,因此提升能源效率是近期首要任務。

中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發展蓬勃的環保產業,尤其在再生能源領域具有競爭優勢,令它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中發揮主導作用,爲配合高層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宏願,中國的電力結構正在迅速發生變化。隨着中國致力實現碳中和,中國將採用全新的數位能源系統、電力系統和消費系統。碳中和不僅改變能源結構,也改變消費品的終端生產及生活環境。

中國在太陽能、風能等多個再生能源領域具有競爭優勢,中國經濟也非常支持清潔能源利用技術。因此過去兩三年中,可以看到太陽能和風能成本大幅下降,水電也是如此,我們預計中國將進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容量和全球競爭力。

目前中國生產了全球50%的太陽能板,而中國的製造業優勢正在從再生能源領域逐步擴大到智慧汽車領域,並在人工智慧、5G、物聯網、數位移動汽車,以及電動汽車等多個前沿領域發展迅速。一年半之前,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爲100萬輛,而今年銷量達到300萬輛,今後兩年有望達到500萬輛。

中國2040年的目標是電動車將佔汽車銷量總和的40%。

另一方面,自2010年以來,按裝機容量計算,中國已成爲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國際能源機構預計,到2050年,中國的風電總容量將從目前的300多GW增至1,000GW。儘管中國目前的主要風電資源都集中在新疆和內蒙古等內陸地區,但我們認爲,鑑於中國有1.8萬公里的海岸線,以及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可供安裝海上風電設備,未來幾年離岸風電將大幅增長。

由於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暴露出的問題,中國的再生能源行業可能會獲得額外的提振。疫情後的供應中斷,以及歐洲各國政府在俄烏戰爭後迫切尋求能源獨立,可爲中國再生能源設備製造商帶來巨大的商機。由於歐洲同行的利潤率受到鋼鐵價格上漲的衝擊,中國的製造商將更具韌性。

例如,一家A股上市再生能源設備製造商,憑藉更高效及更具成本效益的新一代風電技術,以及超過三分之一主要部件由國內供應的優勢,其全球市佔率正穩步增長。更廣泛而言,中國大型再生能源企業一直在實現強勁的盈利增長。

市場普遍預計,未來12個月,該行業的每股收益將增長最少30%,遠高於中國其他上市公司的表現,後者同期的利潤預計僅增長5%。種種跡象顯示,這些投資將能產生巨大的機會。

面對這些轉變,不少投資者期望自己的投資組合更能反映ESG因素。隨着監管機構提高相關的披露標準,將進一步改變資金流向相關投資的情況。根據晨星數據,流入亞太地永續發展基金的資金,從2020年的120億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260億美元。全球環境持續驟變,企業對ESG發展方面的資金投放有增無減,此等趨勢將帶來不少投資機遇,引起投資者對ESG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