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投資策略:價值投資
企業方面,過去三年的零星封城導致經濟復甦態勢脆弱,政府後續又力圖降低房地產業債務,進而削弱經濟成長力道。投資人的失望反映於中國股市上,在全球市場攀升之際,A股的表現卻落後於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
然而,儘管經濟面臨考驗,中國政府的因應力道卻相對緩和。原因可能在於年初時的政策重點各異。一方面,政府過去20年舉債投資基礎建設與房地產,長期形成結構性失衡;另一方面是更迫切的議題,包括消費者信心與企業信心疲弱,且經濟成長放慢。政府官員難有共識應該聚焦哪項考驗,因此不易推出統一而果斷的政策措施。
但在消費者信心與企業信心降低、經濟趨緩的背景下,風險愈來愈難以忽視。例如,製造業活動受到出口成長減速等因素拖累,已經連續數月萎縮,包括營建在內的服務業活動亦下滑;住宅房地產市場的銷量和價格亦走跌。有鑑於此,中國人民銀行祭出定向政策,大幅下修現有房貸利率,同時調降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最低頭期款比例。
展望短、中期,中國經濟面臨諸多考驗,出現結構性放緩的房地產業便是一大挑戰。高槓杆企業可能面臨壓力,房地產開發商違約情況可能衝擊地方政府財務,或爲銀行帶來一定程度的壓力,伴隨而來的經濟萎縮期需要一段時間纔會結束。
即使如此,聯博預期不會出現系統性崩盤。第一,拜謹慎法規之賜,中國的銀行體系過去十年的韌性逐漸加強,不但擁有大量資本緩衝,人行亦能迅速因應銀行倒閉事件。
第二,地方政府債務固然目前規模仍大,但過去十年成長趨勢已經趨緩,必要時中央政府亦會出手吸收債務。第三,中國正在轉型成更爲平衡的經濟模式,因此經濟成長放緩是必經過程。經濟不再以重工業與出口業爲重心,將導致經濟放慢,直到這些資源重新部署。
儘管面臨難關,中國股市的長期前景仍舊值得期待,境內外市場的評價較過去十年具吸引力;相較於追蹤成熟市場股票的MSCI世界指數,中國股市亦相對便宜。此外,企業獲利回溫機率也高,但可能到2024年纔會發生。倘若美元在日後疲軟,有機會吸引額外資金流入中國,股票與人民幣可望受惠。
置身經濟放慢的新常態,價值型投資策略將勝過成長型投資策略。鎖定現金流充沛、評價合理的優異企業將是投資關鍵。
包括接軌政府商業與政策目標的企業,如科技安全與國內減碳政策;以及工業景氣循環股,例如公車與堆高機制造商,這些公司研發出優異產品,且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因此營運橫跨內銷與外銷市場,擁有衆多推升業績的途徑。其他領域亦存在類似機會,像是家用醫療器材、家電與電商,均具有投資吸引力,可藉此部署活絡的中國股市。
多年來,中國成功扮演全球經濟引擎的角色,如今可能功成身退,邁入下一個發展階段,進而帶來投資考驗。在市況不斷變動背景下,長線投資人若能採取得以因應變動的策略,可望在多元配置全球股市之際,更有信心納入中國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