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市場卷向2000km+,是真技術還是僞命題

作者|甄 瑤

編輯|李國政

出品|幫寧工作室(gbngzs)

2024年5月成爲一個標誌性的時間——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簡稱插混技術)汽車進入綜合續航2000km+時代。

“新車續航方面,如果純電動車低於800、插混車不到2000公里,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提。”一位汽車老總對幫寧工作室說。

5月28日晚,比亞迪再放大招,發佈第五代DM技術和首發搭載該技術的兩款車型——秦L DM-i和海豹(參數丨圖片)06 DM-i,前者是發佈會的核心。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介紹說,該技術創下了3項全球之最,即最高發動機熱效率46.06%、最低百公里虧電油耗2.9L,及最長綜合續航2100公里,從而創下了百公里油耗的歷史新低,開啓“油耗2時代”。

該數據公佈後,在業界激起波瀾。

吉利汽車於次日公開其產品認證證書。證書顯示,吉利雷神發動機在2023年7月21日獲得中汽研華誠認證(天津)有限公司權威認證,最高熱效率達到46.1%。這比比亞迪的高出0.04個百分點。

但比亞迪隨之反擊,“曬出”一款名稱及型號爲BYD472的產品認證證書。證書顯示,該產品的最高有效熱效率達到46.5%。該證書也由中汽研華誠認證(天津)有限公司頒發,發證日期爲今年3月19日。

幾乎就在比亞迪和吉利進行數字之爭的同時,東風風神也發佈海報,展示自己的全新一代融合混動技術,並歡迎@比亞迪第五代DM-i攜手進入油耗2時代,期待在混動技術頂峰相見。

據東風汽車內部人士透露,他們正在推進發動機技術研發,有望在明年實現46%熱效率,這將進一步提升其在混合動力市場的競爭力。

這些表明,中國車企在插混技術方面正展開一場激烈的競賽

“從技術角度來看,熱效率達到38%以上就已經相當出色,46%就非常厲害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專家在接受幫寧工作室採訪時表示,“不過,不能單純地說46.1%就一定優於46.06%,技術上的微小差異並不一定能直接反映在實際性能上,但可以肯定,46%的效率肯定比45%的要好。”

有車企高層對此表示讚賞,認爲中國品牌之間進行技術競賽,是真正的實力較量,而非簡單的價格戰。“價格競爭只會導致企業利潤下降,行業血流成河,沒有實質意義。”

實際上,除了追求發動機高熱效率外,車企更傾向於通過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車型,衝擊一箱油跑2000公里的續航目標。

今年以來,爲了充分展示插混技術的實力,各大汽車品牌展開體驗傳播活動,激戰2000公里續航,如東風風神L7、榮威D7 DMH、星紀元ET等。這些測試不僅彰顯車企的技術實力,而且爲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期待。

死磕2000公里續航,似乎已成車企的一種趨勢,但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加大油箱、加大電池,續航就上去了。”“從高地長下坡到平原,這種路線測試不是作弊嗎?”“沒必要追求滿油滿電跑多少公里,跑遠路油沒了再加油就好”“比拼發動機熱效率和整車能耗,纔是真本事”……對車企追求極限續航,網友也有一些質疑之聲。

極限續航突破2000km+的實際意義有多大?又能說明什麼?

爭鋒2000

插混技術的續駛里程競賽,並非現在纔開始,早在2022年就拉開帷幕。

彼時,插混新車型不斷涌現,其綜合續航里程從1000到1400公里如芝麻開花節節高,部分車型的純電動續駛里程甚至超過200公里。

搭載藍鯨iDD混動系統的長安系列、廣汽本田雅閣銳·混動、搭載第四代DM混動技術的秦PLUS DM-i等,滿油滿電綜合續航超過1000公里,這一數字已經遠超大多數同級別燃油車。

到2024年,隨着技術進步,中國品牌開始爭鋒綜合續航2000公里。

今年1月3日,深圳會展中心,10輛奇瑞風雲A8風塵僕僕,靜立在上市發佈會場外。它們從出生地安徽蕪湖出發,一路開到廣東深圳,實測一次滿油滿電最長駕駛里程,最好成績爲1618.2公里。

4月18日,榮威D7 DMH代表自主品牌B級車,向2000公里極限續航發起挑戰,在滿電滿油的狀態下,從蘭州出發駛往上海,公證處工作人員全程公證、全程封箱監督,實測獲得成績爲1962公里,再次刷新自主品牌B級車極限續航紀錄。

4月底,東風風神L7完成續航最高2054公里的實測,成爲中國首個實測突破2000公里長續航SUV。5月23日,這款車創下行業首次全程無補能續航2162.8公里往返穿越中國最大無人區的紀錄。

馬赫電混PHREV技術助力東風風神L7取得上述成績,讓這款車實現低至3.8L/100km的虧電油耗(NEDC工況標準)。

很快,比亞迪秦L DM-i、海豹06 DM-i將續航成績拉昇至新高度。比亞迪發佈的數據顯示,在媒體測試環節,兩款車滿電滿油綜合續航全部超過2300公里,最長的超過2500公里。

在合資品牌中,廣汽本田比較有發言權。2023年,在一次節能挑戰賽中,雅閣e:PHEV曾創下滿油滿電行駛2132.7公里的紀錄。

這些車企爲何死磕2000公里以上極致續航?

首先,長續航能緩解消費者的“里程焦慮”。隨着電動車普及,續航里程成爲消費者購車時的重要考量因素,更長的續航里程意味着更少的充電次數。

2000公里有多遠?一個比較直觀的參考是,從北京天安門廣場出發,一路向南疾馳,直到廣州塔下,這段跨越大半個中國的旅程,大約爲2132公里。

完成這段長途旅行的能耗成本是多少呢?以秦L DM-i爲例,其65L的油箱與15.87kWh的電池容量,一次滿電滿油即可跑到,能耗成本竟然僅532元,而一張北京西到廣州南的高鐵二等座票價爲964元。

其次,長續航代表車企技術進步。要實現2000公里以上的續航,需要發動機熱效率、電池技術、車身輕量化、能量回收等多方面的技術突破。如果挑戰成功,車企即對外展示了技術實力,增強了品牌力,也推動了相關產業鏈的技術創新。

技術無止境

汽車工業百年發展史,就是一部降低油耗的奮鬥史。現在,一些車企宣傳其插混車型綜合續航超過2000公里,這是否一定意味着其插混技術已登峰造極、觸達天花板?答案是否定的。

決定一款插混車型續航能力的關鍵因素,主要有6個方面。

其一,油箱容積影響續航能力。理論上,油箱越大,裝的油多,續航能力自然越強。

比如,秦L DM-i的油箱容積比較高,爲65L,而凱美瑞燃油版的油箱是60L。其它一些插混/增程車型的油箱容量也各有差異,如領克09 EM-P爲70L、領克07爲60L,榮威D7爲55L,啓源A07爲45L。

其二,發動機熱效率至關重要。熱效率越高,油電轉換的效率就越高,更加節能。榮威D7 DMH搭載的1.5L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爲43%;風神L7搭載馬赫電混PHREV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達45.18%;比亞迪第五代DM混動技術,熱效率提升至46.06%。

其三,混動專用變速箱和電驅系統。這些部件的動能轉化效率越高,能耗就越低,電能轉化爲動能的效率隨之提高。

其四,電池包容積直接影響續航能力。

例如,風神L7提供17kWh和30.2kWh兩種動力電池版本,分別對應CLTC純電續航110公里和205公里,而CLTC綜合續航則分爲1400公里和1500公里。同樣,秦L DM-i和海豹06 DM-i配備刀片電池,提供短續航版(電池包容量爲10.08kWh)和長續航版(容量爲15.87kWh)兩種選擇。

其五,車身重量。車身越輕,能耗就越低,進而提高續航能力。

其六,行駛速度。車速越快,能耗隨之增加。

因此,綜合續航超過2000公里固然值得稱讚,但評價一款車的插混技術優劣與否,不能僅看續航能力這一項指標。影響續航能力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應綜合考慮油箱容積、發動機熱效率、變速箱和電驅系統效率等多方面,才能得出全面而客觀的評價。

不過,綜合續航超過2000公里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標準,也不是汽車技術發展的終點,未來突破3000公里大有可能。

由此看來,應當理性看待這個2000公里——車企不應僅停留在追求漂亮的數據上,更應關注背後的技術意義和發展潛力。

一些業內資深人士認爲,隨着混動技術邁入2000公里續航時代,汽車百公里油耗進入“2(L)”時代,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進展,表明汽車技術取得巨大突破,預示着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深刻變革。

一是,插混汽車加速普及。

隨着混動技術日益成熟及製造成本持續降低,混合動力汽車的價格已更加親民,進入了10萬元區間,大大降低了購買混動汽車的門檻。

相關數據顯示,從2020至2023年,中國插混市場銷量增長高達10倍之多。

二是,燃油車型將遭“毀滅性”打擊。

2023年,中國市場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爲280.4萬輛,同比增長84.7%,大幅超過純電動車。

“現在全球每賣出4輛插混車型,就有3輛來自中國品牌。”在前述發佈會上,王傳福表示,“最先進的插混技術在中國。”

相比之下,純燃油車正面臨越來越大的銷量壓力。

三是,汽車行業邁入全新節能時代。

續航2000公里的時代已到來,插混汽車在節能和續航能力上有了質的飛躍。相較於傳統燃油車,這類車型的油耗僅爲其三分之一,而綜合續航能力卻是其3倍。這種革新不僅爲消費者帶來了更爲省心且經濟的用車體驗,同時也顯著提升了環保性能,助力車企邁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未來。

從燃油時代,到插電混動時代,再到純電動時代,技術進步推動汽車行業綠色轉型,實現更加環保、高效的出行方式。

技術創新永無止境,對極限的挑戰也將持續不斷。不過,在營銷中,車企應保持理性,避免誇大其詞或過度宣傳。消費者在選擇汽車時,也應保持一份理性,充分了解汽車的各方面後,再科學地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