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以食爲天:美軍歷史上的三大野戰口糧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往今來,軍事後勤就是確保戰爭勝利的物質基礎。只有讓士兵吃飽肚子,才能在戰場上發揮出應有實力。在該領域賽道上,美軍的好口碑可謂人盡皆知。
但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國人的強悍後勤絕非一蹴而就。本文就將爲大家介紹18世紀、20世紀初,二戰和20世紀80年代的美陸軍伙食。
美軍的後勤傳統源自獨立戰爭
公元18世紀,參加獨立戰爭的美國大頭兵已吃得較爲良好。1775年的大陸會議就制訂除定量配給標準,並且將之這延續達一個多世紀,具體內容爲:
每人每天450克牛肉或337克豬肉,每人每天450克麪包或麪粉。
每人每週0.84升豆類或相當於同等份量的蔬菜。每人每天0.56升牛奶。每週0.28升大米或0.56升印第安麥片。
每人每天1.1升雲杉酒或蘋果酒。每週每連隊共分享34升糖漿。
此外,每週向每百人提供27.7斤軟肥皂或7.25斤硬肥皂。
只要運輸補給線不斷,美國士兵每天早上就能吃到熱騰騰的麥片粥+牛奶。午餐則是豬牛肉+蔬菜,而晚上能喝酒+麪包。然後再洗個泡沫澡睡覺,並在需要時喝點咖啡,配碟炒豆子在燈下讀書打發冗長難熬的夜晚。
18-19世紀 美軍士兵們能吃到的牛肉 餅乾 咖啡豆
公元1917年,美國正式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陸軍丟掉過去那種就地取材的供應習慣,改在後方統一調配、運輸。當時,美軍給遠赴歐戰參戰的士兵配發三種不同類型的口糧,包括:儲備口糧、一線口糧和應急口糧。
儲備口糧能夠提供每日份3300卡熱量。其中裝有450克罐頭肉+450克黑麪包+32克咖啡+5克鹽+68克糖。
一線口糧分量較大,以至於可供多人同時食用。主食罐頭通常爲烤牛肉、鹹牛肉、鮭魚和沙丁魚,剩下的主要是鹽+速溶咖啡+酒+香菸。
應急口糧非常難吃,基本是小包壓縮食品,只要保證士兵在緊急情況下不餓死就好。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美軍罐頭
公元1942年,又有大量美軍士兵遠赴海外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時每日要消耗4000-7000卡熱量,日常訓練或駐守也需每日消耗3000卡熱量。因此,專門設計出口味合適、營養均衡且攜帶方便的C型戰鬥口糧。
該份口糧由6個鐵罐頭組成,其中3個裝肉食,另外3個是穀物。肉食罐頭的主要原料是燉牛肉+烤豆子、火腿雞蛋+土豆、雞肉燉蔬菜、燉豬肉+烤豆子、燉牛肉拌通心粉、燉火腿加菜豆等。至於構成穀物罐頭的主要是奶酪、麥片、糖果加甜品等。
此外,口糧還有一個附件包,裝有熱飲、鹽包、糖包、口香糖、煙和廁紙等。由於能提供4437卡熱量,這種口糧作爲美國陸軍的標配一直使用到20世紀70年代。
豐富到極致的二戰美軍野戰口糧
公元20世紀80年代,美軍又推出新的MRE戰鬥口糧。由於採用真空包裝,所以較傳統罐頭口糧體積小、重量輕,只需用開水加熱即能進食。
每份MRE口糧可爲士兵提供1300卡熱量,菜式包括幾十種:墨西哥辣椒燉豆、烤肉排、牛肉餛飩、烤肉排、楓香紅腸、奶汁雞胸、雞肉拌麪、牛胸肉、牛肉餡餅、紅燜牛肉、辣味通心粉、蔬菜肉末意大利麪、澆汁碎肉夾餅、奶渣餃子、夏威夷披薩、香腸炒蔬菜、辣子牛肉、鐵板雞扒、牛肉醬餡餅、雜菜燒肉丸等等等......
源自80年代的美軍MRE戰鬥口糧
因爲菜品豐富,所以能滿足不同口味偏好、不同飲食習慣的士兵需求。譬如猶太教徒和穆斯林不會吃到豬肉,素食者碰不到肉腥,天主教徒能在公教日吃到魚,而印度教徒不可能碰到牛肉。
可以說正是MRE的出現,將軍事口糧的級別提升到更高層次。這背後固然有經濟、資源因素在起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對理念的孜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