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型"學術研討會,該引起重視了
來源:澎湃新聞|馬上評
不久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陳洪捷發表文章《學術研討會爲何會淪爲“表演”》,引發了學術界的廣泛討論。
文章說,現在學術研討會多且主題泛,學者們常常疲於奔會,而且會議之後,很少有人關心取得了哪些共識、釐清了多少問題、有哪些爭而未決的問題,相反更關注什麼級別的領導出席、會議是否夠氣派、多少家媒體到場、報道在微信圈轉發的情況……總之,學術研討功能減退,“表演”功能不斷增強。
陳洪捷的觀點,得到了相當多學者的贊同。即便非學界中人,社會公衆也能直觀感受到此類現象確實不少。我的一些學術界朋友,常常穿梭於各大會場,自家單位每年也都得辦幾場會,四處找媒體“發通稿”,都成了常規操作。
客觀來講,學術研討會本身是學術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充足的學術研討會,本身也是現代學術的表徵之一,是學術繁榮的表現之一。
不過從學術界的反饋和吐槽來看,似乎學術研討會也有淪爲“政績工程”的趨勢。這也不難理解,很多學術研討會其實是一種機械式的任務。比如課題經費花不完,爲突擊花錢,只好選擇辦會這種“燒錢快”的方式。而這種情況多了,主辦方沒時間精心組織,學者也沒時間認真準備,會議質量就會越來越“水”,越來越像淺嘗輒止的表演。
造成“表演型”研討會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學術評價的因素。比如有的高校,教師年底業績考覈時,會計算其參加了多少會議,包括有多少次被特邀參加會議並做報告。爲了業績“好看”,或者是學術圈人情往來的需要,一些學者只能在各個會場奔波。
當然,也不乏有學者因爲評審費、專家費,甚至“公費旅遊”的誘惑,還有人想通過“趕場子”增加曝光度、知名度,而對研討會樂此不疲。這同樣助推着低質量研討會的泛濫。
“表演型”學術研討會的複雜之處在於,治理目標很難簡單釐清:既不能要求每次研討會必須“有用”——和科學實驗和論文發表不同,研討會往往沒有明確的學術產出,並不是學術成果的剛需,不歡而散的研討會也不在少數;也很難規定一個數量上限,研討會的數量與需求,也就很難有個計劃性的預估。這或許也是學界對注水研討會意見頗大,卻又無可奈何的原因。
不過,這不意味着對“表演型”研討會就該無所作爲。從學術大國邁向學術強國,已經成爲當今中國社會的共識,提升學術質量、治理研討會氾濫,自然是必經之路。我們依然需要研究有針對性的措施,提升研討會的整體水準。
在這方面,學界其實也給出了不少建議,比如改革會議經費的審批、管理制度,做到寬嚴相濟,在經費使用方式上既保有一定寬鬆,也要避免突擊花錢的情況;注重覈查經費的使用方式,避免學術研討搖身一變成了吃吃喝喝、遊山玩水。再比如學術共同體應該培養研討意識,注重研討質量,而不是把研討會的數量本身作爲學術評價的標準等。
總之,“表演型”研討會應該引起重視了。學術研討會理當成爲學術活動的一種有效方式,而不能變成空談,更不能變成財政經費的虛耗浪費和一些人博取名利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