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息差收窄促使銀行業轉型,需在傳統金融服務外尋新增長點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徐雨婷)6月13日,畢馬威發佈《2024年中國銀行業調查報告》(下稱《報告》)指出,面對經濟新常態與金融市場的深度變化,銀行業傳統盈利模式受到挑戰,淨息差收窄促使銀行從規模導向轉向價值創造。銀行應以五篇大文章爲引領,力求在傳統金融服務之外找到新增長點。
畢馬威中國金融業審計主管合夥人陳少東表示,放眼未來,銀行業的淨息差正步入歷史低位,但這也成爲銀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催化劑。銀行業普遍認識到必須主動適應市場變化,構建更爲高效、更具競爭力的業務模式,纔有望在金融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
回顧2023年,58家上市銀行營業收入爲5.86萬億元,較上年下降3.7%。除了城商行營業收入小幅上升0.4%外,其他類型銀行營業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目前,利息淨收入是我國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但2023年58家上市銀行利息淨收入同比下降3%,銀行經營仍承壓。
從資產端來看,2023年銀行業資產規模平穩增長,同比增速緩慢擡升,截至2023年末,商業銀行資產總額達到354.8萬億元,同比增長11.0%,增速較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在貸款層面,2023年銀行業仍呈現企業強、居民弱的特徵,普惠小微和綠色貸款保持較快增速,個人住房貸款首次出現負增長。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3年底,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總額爲3.2萬億元,同比增速爲8.14%,增速略有上升;不良貸款比例爲1.59%,已連續13個季度出現下降。結合貸款覈銷情況來看,2023年全年貸款覈銷累計數爲1.1萬億元,同比增加6.8%,反映出商業銀行加大了不良貸款處置力度。
《報告》顯示,宏觀經濟發展進入新週期,過高的GDP增長速度將不再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取而代之的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新週期中,銀行資產收益率持續下降和優質資產稀缺成爲常態;淨息差還將繼續收窄,銀行營收和盈利增長承壓;以量補價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銀行業整體資產規模增速也將放緩;銀行業分化加劇,部分銀行經營情況將加速惡化。
對此,《報告》提出,銀行需科學規劃未來資產負債結構,構建業務轉型戰略底線;制定聚焦的、長期的核心客戶發展戰略;打造專業化、精細化和體系化的業務和風險經營能力;圍繞價值創造進行戰略性成本優化;打造學習型、專業化的高效能團隊;積極佈局數字化和AI等新技術領域。
畢馬威中國銀行業主管合夥人史劍表示,銀行業正面臨從底層邏輯到運營模式全面突破創新的新訴求,這將催生出新思考、新動能、新業態,推動銀行業邁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