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中國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 必須着手應對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自拜登上臺以來,美國政府一直在努力填補特朗普政府在外交領域埋下的“坑”,如今,輪到北約了。方法還是那老一套——針對中國和俄羅斯。
據路透社3月23日報道,前一天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參加了北約外交部長會議,他明確表示,美國希望重振北約,中國在軍事上的崛起和俄羅斯“試圖破壞西方穩定”要求北約團結起來。
曾經批評北約已經“腦死亡”的法國對布林肯的提議表示歡迎,稱北約已經“重新找到”了更好的自我。
但是,號稱要來“傾聽和協調”的美國卻還是隻從自身利益出發,威脅就北溪2項目制裁德國。此外在伊朗、阿富汗等問題上,北約各國依舊爭論不斷,未達成共識。
2021年3月23日,比利時布魯塞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北約外長會議 圖片來源:澎湃影像平臺
“我們希望重振北約聯盟”
路透社援引了布林肯在會見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時的發言。美國國務卿稱:“我來這裡是爲了表達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承諾,美國希望重建我們的夥伴關係,首先是與我們的北約盟國,我們希望重振北約聯盟。”
布林肯毫不掩飾特朗普政府的外交策略對北約造成的不利影響,他表示自己正在尋求修復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造成的損害:“我們最不能做的就是把這種聯盟視爲理所當然。”
所以這位國務卿在發言中大談“傾聽”,稱:“我今天來到這裡,部分原因是爲了與北約盟友分享我們的一些初步想法,但也許更重要的是,我是來傾聽和協商,因爲這是盟友需要做的。”
法國外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對美國的這番表態表示歡迎,他認爲北約已經“重新找到”了更好的自我,並稱:“沒有北約就不會有歐洲防禦,沒有歐洲人北約就不是高效且有意義的組織。”
美國威脅就北溪2號項目制裁德國
但對德國而言,情況就有些不一樣了。自稱是來“傾聽和協商”的布林肯對德國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態度並沒有什麼變化,還表示自己將在與德國外長馬斯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中警告他,美國可能會對通往俄羅斯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進行制裁。
在本次發言中,布林肯基本也是重複了此前的論調,稱:“拜登總統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他認爲這條管道不是個好主意。對歐洲不好,對美國也不好。”理由是:它與歐盟自身的能源安全目標相矛盾,可能會 "損害 "烏克蘭、波蘭 和其他盟友的利益。
長達1230公里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已經完成了90%的管道鋪設,德新社認爲,美方選擇在這一時機再提這一要求顯得格外具有爆炸性,該工程每年可以向德國輸送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在項目支持者看來,美國的阻撓只是爲了方便向歐洲出售自家的天然氣。
阿富汗駐軍問題各方未達成共識
除了俄羅斯,阿富汗撤軍也是本次會議的重要議題。
據路透社報道,美方曾宣佈計劃在2021年5月1日之前從阿富汗撤出最後2500名美軍,以結束美國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這一軍事行動。不過,總統拜登上週聲明稱遵守這一期限將很困難。
歐洲盟友也持類似態度,德國外長馬斯在會議首天即表示,“我們不能因過早從阿富汗撤軍而冒着塔利班重返暴力、試圖使用武力掌權的風險……在那裡,我們承擔着重大責任。”斯托爾滕貝格也表示,北約成員國外長23日當天就阿富汗駐軍問題進行了磋商,但未能就此問題做出最終決定。各方認識到,阿富汗駐軍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任何一種選項都存在風險。
但幾十年來飽受北約戰火摧殘的阿富汗人並不這麼想。塔利班此前已經表態,稱如果美軍不在這一期限之前全部撤離,就將採取行動。
布林肯和斯托爾滕貝格(右) 圖片來源:澎湃影像平臺
“中國離我們越來越近”
除了幾大傳統議題,中國議題在北約的熱度正在逐漸升溫。
斯托爾滕貝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中國的崛起爲北約國家提供了新機遇,“例如,在貿易和成員國的經濟方面。……我們需要在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許多問題上與中國接觸”。但他強調,中國也是一個“不認同我們價值觀”的崛起中的大國。
在他看來,“中國離我們越來越近,比如,投資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因此,北約不能不着手應對 “我們地區盟友的安全面臨的後果和全球力量對比關係的偏移”這一問題。
據《南華早報》報道,斯托爾滕貝格稱部長們還尋求與包括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和韓國在內的亞太國家建立“新的夥伴關係”,以“應對中國崛起的後果”。
布林肯則把中國放在了對立面,稱中國在軍事領域的崛起和俄羅斯“試圖破壞西方穩定”的威脅,要求北約團結起來。他說,北約應該關注中國對國際秩序提出的挑戰。
對於來自北約的興趣,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波向觀察者網表示:
“中國已經大到北約無法忽視的地步,所以北約開始對中國感興趣了,甚至感到了某種‘憂慮’。實際上它沒有一個完全成熟的中國政策,對臺灣、釣魚島等問題不干涉,現在是中國‘進入’了北約的地盤。因爲中國現在的海軍在全世界海上巡遊,我們要熟悉全世界的海域。應該說,該去的地方都去了。
美國很希望在同中國競爭時能夠把北約拉進來對付中國,但這種可能性多大,是另外一個問題。在歐洲人看來,他們自己的戰略影響力,就是在調停中美這兩個大國間的關係上。如果着眼未來的話,北約這種通過找敵人來求生存求發展的軍事組織,同時代大方向是背道而馳的。
從行動上看,美國看上去在拉攏歐洲盟友對付中國上似乎找到了一些“共同話題”,今年3月,英國和歐盟先後追隨美國腳步,基於謊言和虛假信息,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爲藉口對中國有關個人和實體實施單邊制裁。中方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並對歐方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利益、惡意傳播謊言和虛假信息的10名人員和4個實體實施反制措施。
《南華早報》也援引國際戰略研究所的中國研究員努文斯(Nouwens)的話稱:“考慮到歐盟與中國之間最近發生的事件,我想說,中國將成爲美國與其他盟國討論的一個重點。”
然而,單靠這一事件還遠不能給中歐關係定下調子。美媒“politico”歐洲版評論稱,中歐關係的緊張的局面給了美國加強與歐盟深化合作針對中國的機會。但面對歐盟最大的商業貿易伙伴之一——中國,以及歐盟委員會投入了大量政治成本的中歐投資貿易協定,歐盟對美國提出的合作另有考慮。
從根本上說,歐洲領導人仍然對冷戰式的遏制歐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中國的發展深表懷疑。默克爾在今年1月下旬曾表示,她非常希望避免建立集團。馬克龍稱希望避免出現“共同對抗中國”的局面。此外,伊朗、俄羅斯也是爭論的焦點。許多歐洲國家對美國製裁伊朗深感不滿,導致他們的企業無法與伊朗達成協議。另外“北溪2號”項目因美國政府的制裁威脅難以推進,也引發德國強烈反對。
“今日俄羅斯”網站則發表評論文章稱,這種外在現象具有欺騙性。“跨大西洋主義”看似迴歸,但從布林肯威脅要對北溪2號項目實施制裁來看,美國將自己的利益強加給歐洲,仍然是影響中歐關係的一個不變因素,所以就算美歐在所謂新疆議題上有“共同話題”,“布魯塞爾爲什麼要彎腰配合美國的私利目標呢?”
對於美國熱衷於拉“小圈子”的行爲,中方在就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發表評論是就已指出:“真正的多邊主義應當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尊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尊重世界各國主權,尊重文明多樣性,致力於國際關係民主化,而不應該拉“小圈子”,更不應該開歷史倒車,以意識形態劃線,重挑集團對抗。我們一貫主張,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不能誰的胳膊粗、拳頭大誰說了算,更不能以大欺小、恃強凌弱。”
另據報道:
環球:美國通過此次對話有了更多遏制中國的無力感
在經歷了一個激烈、針鋒相對的開場之後,中美在阿拉斯加接下來的閉門戰略對話看來進行得還算順利,其結果遠好於人們的最壞擔心。雙方不僅把三輪會談都進行完了,沒有談不下去,而且在對話結束後各自舉行的記者會上,雙方都說對話是“坦率”的,都提了在一些領域尋求“合作”這個詞。
戰略對話的第一個作用是要雙方增加相互瞭解,避免彼此戰略誤判,在這方面應該說是有進展的。
這次阿拉斯加對話是美方主動提出舉行的,他們也下了很大功夫,生怕中國低估他們對華強硬的態度。通過美方之前的言行和在對話期間的表現,中國人應當說進一步瞭解了華盛頓要採取一切可採取手段維護其全球霸權的決心,更加確認了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的延續性。
美方把與盟友的關係當作了對華施壓的突出籌碼,沒有表現出短時期內消除特朗普政府極端對華政策的意向。不過,他們表示不希望主動將中美關係推向對抗。當然了,他們對不對抗的闡述有些消極,“在必要時對抗”也是他們的基本態度之一。
相信美國也通過這次對話有了更多對中國的瞭解。他們首先應該更清楚了,中國是不怕訛詐的,對捍衛自己的主權與核心利益有十分堅定的意志。中國尤其不允許美國干涉中國內政,這方面沒商量。華盛頓相關的任何行動都將遭到嚴厲抵制和反擊。他們更多知曉了中國的政治自信和我們按照新五年計劃及長遠規劃實現穩步發展和自我壯大的決心與能力。他們發現中國對他們通過拉幫結派施加新的壓力予以蔑視。
華盛頓精心打造地緣政治工具,中國卻不吃他們那一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他們一定通過這次對話有了更多遏制中國的無力感。
雙方顯然有深刻分歧。這次對話開場時的交鋒烈度是兩國建交以來創紀錄的,但從雙方代表團到兩國社會都在迅速適應這種交鋒方式。這次對話把兩國的主要矛盾都攤開了,雙方都亮明瞭態度,適應和接受當前的局面也不失爲一種穩定局勢的方式。如果雙方都有戰略理性,那麼這種消極中就蘊含了形成建設性的可能。這也可以看成這次對話的第二個意義。
中美一段時間以來最大認知錯位在於,美國認爲憑藉它的實力和上世紀冷戰的經驗,它能夠遏制住並且壓垮中國;而中國以自己業已建立起來的綜合實力和巨大發展潛力,加上對本國政治體制抗壓的把握,對我們能夠瓦解美方的戰略圍堵充滿信心。這個錯位不是能夠通過對話解決的,只能在未來的競爭較量中逐漸尋求答案。
最近幾年的情況是,中國對自我信念的證實比美方的自我證實更強勁有力。美方編織了它在人權等各領域率盟友聲討、圍攻中國的虛假正義。而要論中美衝突的本質,美國是要維護霸權、打壓中國作爲第一人口大國的高速發展,它的戰略目標有着終極邪惡。中國則是爲了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繼續實現發展,我們所堅持維護的是一種天賦權利。鬥爭長此下去,中國人民的長期衆志成城和在全世界的道義感召力將越來越讓美方的虛弱現形。
擊垮中國是狂想,嚇倒中國更是做夢。雙方需接受在姿態上互不妥協的現實狀態,在極不友好的氣氛中尋找可能的合作點,在磕磕碰碰中把一條出路生生踩出來。保持戰略耐心、不衝動是21世紀對大國的基本要求,矛盾和衝突太多,那麼就要有能夠容納這些矛盾和衝突的更大、有消化力的框架。我們希望,中美無論情願還是不情願,都會被最終證明在朝着那個方向走。
另據報道:
50年後基辛格再次發言:今天的中美關係該怎麼破冰?
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結束 ,另一場峰會在釣魚臺開場,首場聚焦中美關係,意味深長。50年前,中美關係始於基辛格秘密訪華,50年後他再次發言。今天的中美關係該怎麼破冰,我們有必要聽聽這位近百歲老人的聲音。
另據觀察者網,距離基辛格博士第一次來到中國已經過去了50年的時間。5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十年來,中美關係已經成爲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正如基辛格博士在發言中所說,中美是兩個偉大的社會,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所以有時候我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會有不同。但與此同時,現代科技、全球化傳播和全球化經濟,要求兩個社會做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進行合作,因爲世界的和平與繁榮取決於兩個社會之間的理解。
基辛格博士與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有過多次交集,他指出: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核心價值在於將來自世界各地的觀點彙集起來,爲各界人士相互溝通和加深理解做出了重要貢獻。
3月20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經濟峰會全體會“中美關係風雲五十年”環節,基辛格博士再次就中美關係作出評論:
“我想強調,世界上工業和科技大國之間、中美之間,積極的合作關係至關重要。”
以下是視頻發言全文:
感謝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邀請我,讓我能夠在這個我曾有交集的論壇上發言。論壇舉辦的會議有着重要的國際影響。
今年論壇的主題是“邁上現代化新徵程的中國”。
50年前我第一次來到中國,那時的中國很難與今天的中國作比較。如果那時有人給我看一張現在北京的照片,如果我把它與那時的北京作比較,我無法相信竟能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核心價值在於,它將來自世界各地的觀點匯聚一堂。今年,世界經歷了新冠疫情;同時,科技在多國,尤其在中國和美國,迅猛發展。在此背景下,論壇在多種見解中強調了合作的理念。
50年前我來到中國,有幸開啓了被中斷25年的兩國關係。在會見周恩來總理的開場辭中,我講了些關於“神秘中國”的話。周總理對我說,中國有什麼神秘的?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對中國有了諸多瞭解,中美也在關鍵問題上進行了合作,以此爲基礎,兩國關係有了非常積極的發展。
最近幾年,(中美關係)出現了一些需要討論的問題。我非常希望,本週將在阿拉斯加舉行的對話能達成重要進展。從根本上說,中美是兩個偉大的社會,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所以有時候我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會有不同。但與此同時,現代科技、全球化傳播和全球化經濟,要求兩個社會做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進行合作,因爲世界的和平與繁榮取決於兩個社會之間的理解。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邀請世界各地的來賓和企業CEO與中國同仁交流思想,使各方能夠互相學習,爲加深理解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曾數次參加這個論壇,藉此機會,我想對論壇給予我的禮遇表達我個人的感謝。同時我想強調,世界上工業和科技大國之間、中美之間,積極的合作關係至關重要。
感謝論壇給予我這個發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