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義務教育歷史統編教材的編修思路

來源:光明日報

我國中學歷史教材編修,不僅是爲了幫助中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其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培養愛國主義情懷。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義務教育歷史統編教材編修委員會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以史育人,紮實開展工作,全面完成修訂工作。這裡,結合《中國歷史》教材修訂,談一點兒心得。

堅持通史體例,體現中國歷史發展方向

培育中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首先要貫徹唯物史觀。中學歷史教材貫徹唯物史觀,主要通過記敘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體現歷史的基本發展方向,體現歷史發展的本質,讓學生領會什麼是正確的歷史觀。

這次修訂,改變了原來通史與專題史相結合的體例,完全按照通史體例進行編排,更加全面呈現不同歷史階段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基本面貌。如將八年級上冊原有的“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有關內容,按時序融入近代歷史主線的敘述中;將八年級下冊原有的“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三個專題單元的有關內容,融入不同歷史階段史實的講述中。這一調整,更有利於突出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和階段性特徵,更有利於學生建立起清晰的歷史時序、更好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這樣安排,學生可以通過史實的學習,領會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防、外交的變化,領會近代中國歷史和新中國歷史的巨大區別,建立起正確的歷史觀。

關於人類文明起源,各國學者有不同認識。中國考古學發掘和文明起源研究,把早期城市、社會分工、私有制和階級出現、早期國家產生,作爲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基本標誌。教材充分吸收我國考古新發現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把原教材“遠古的傳說”一課,修改爲“中華文明的起源”,介紹了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說明中華文明起源與初步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徵,說明早期城市、社會分工、私有制和階級出現以及早期國家的產生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這些都反映了我國學者對文明起源和發展研究的新成果,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文明起源和發展的認識。

加強唯物史觀教育,要讓學生初步瞭解社會形態理論,瞭解中國也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演變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些是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的重要觀點。學習歷史,不僅要記住那些最重要的歷史事實,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歷史發展的規律,理解中國歷史發展的方向,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中國歷史中社會形態的發展節點,在教材中都有適當說明。

這次修訂,還更加突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作用。教材修訂強化了從國共合作到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的敘述,闡明建立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開闢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修訂後的歷史教材在抗日戰爭勝利相關內容中,加寫了一目“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突出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全民族抗戰中的歷史作用。突出了這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作用就更加鮮明瞭,歷史本質就更爲突出了。

這次教材修訂,還明確了人民解放戰爭的歷史含義,明確了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結束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含義。修訂教材強調,抗戰結束後,人民盼望和平。但國民黨借重慶談判和政協會議拖延時間,積極準備發動內戰。國民黨以爲準備好了,便推翻了“雙十協定”和政協協議,發動了反人民的內戰。這場內戰是國民黨反動政府挑起的,人民武裝力量是被迫應對內戰的。這樣修改,就明確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含義。

愛國主義教育是樹立正確歷史觀的重要一環

愛國主義教育,對青少年特別是中學生而言,是極爲重要的。這對於他們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歷史觀,是不可替代的。歷史知識學習是中學生“培根鑄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中華文明史有5000多年,歷史過程極其複雜,主流和支流交叉存在,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同時出現,學習歷史,應該學哪些內容?考慮到中學生的認知能力,考慮到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正面效果,我們的歷史教材主要寫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和規律,寫歷史發展的本質和主流,寫影響歷史發展的重大事件,寫推進歷史前進的正面人物。

教材要彰顯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與和平性,引導學生認識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上有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典籍,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文化從未中斷的國家,對世界文化史有重大貢獻。要讓中學生知道,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和民族英雄,從中理解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文化內涵與獨特優勢。

歷史教材內容涵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理念、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新修訂的教材中,歷史文化名人增至100多位,思想、科技、文學、法律等著作增至100多部,四大發明及各領域的重大科技發明創造增至90多項,書畫、音樂、舞蹈、雕塑、器物等藝術作品有140多件。通過這些學習,學生能掌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瞭解並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樹立正確的文化觀,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

注重革命傳統和黨史教育

修訂後的歷史教材更加註重講述中國近代史、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充分反映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歷程。一是以《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爲指導,嚴格按照黨史四個階段的劃分安排單元結構,更加突出新時代的偉大變革,較爲完整地搭建了中國現代史教材內容體系。二是更加突出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實中國共產黨領導敵後戰場抗戰、維護全民族團結抗戰大局的史實;充實了局部抗戰、東方主戰場等內容,整體講述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的抗戰。三是進一步突出了毛澤東思想的形成過程,突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貢獻。四是突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及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突出了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突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鬥歷程。五是進一步充實英雄人物,如黃興、方誌敏、楊靖宇、趙一曼、楊根思、郭永懷、蔣築英、羅健夫、谷文昌、黃大年等;進一步充實黨的精神譜系,如抗戰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焦裕祿精神、塞罕壩精神、特區精神、女排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

加強國防教育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全套教材高度重視加強國家主權意識和海洋意識教育,以史實爲依託,講述新疆、西藏、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南海諸島等作爲我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淵源,增強學生維護國家統一和國家主權安全的意識。一是充實有關重大歷史事件。如在抗日戰爭部分充實了《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發表;充實新中國不同時期國防外交和推進祖國統一的舉措和成就。二是優化涉及疆域的地圖選用和設計,如增補古今地名對照;將不同歷史時期臺灣的名稱標註在歷史地圖中,說明自古以來臺灣就是我國的領土。

教材高度重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重點講述各民族在我國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從而形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引導各民族學生牢固樹立休慼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一是單獨設置“隋唐時期的民族交往與交融”一課;在明朝部分設置“民族關係”子目,介紹奴兒干都司和隆慶和議等內容。二是重點充實了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成就,專門設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目,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取得的成就。

中學階段,歷史教育是加強“培根鑄魂”的有力手段。修訂後的歷史教材,比較符合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講好這套教材、學好這套教材,對於中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理解中國歷史的發展,堅定歷史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礎一環。

(作者:張海鵬,系義務教育歷史統編教材編修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