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儒敏: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編修的整體思路

對怎麼使用修訂版語文教材提一些建議

* 以下內容根據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講話視頻整理

老師們好,今天我來講講關於統編語文教材修訂的。這個統編語文教材爲什麼要修訂呢?這個修訂版有哪些變化?這是大家關心的問題。這個教材現在還沒有批量印刷,大家拿到的是一年級、七年級的樣書。我們就把修訂後的統編語文教材叫做修訂版的。所以今年9月開學,一年級、七年級使用這個修訂版之後,兩年後其他年級將陸續的鋪開使用。

我代表編委會和修訂組介紹一下修訂的情況,並且對怎麼使用修訂版語文教材提一些建議。

我先說一線老師,你們可以放心、安心。修訂版教材它的課文單元結構框架跟現在你們使用的教材比較沒有很大的變化。現在的義務教育統編語文教材,它是教育部組織編寫的,其中有多年來語文課改經驗的積累,又借鑑吸收了一綱多本時期各個不同版本的精華。經過這些年大面積的使用,獲得了普遍的好評,還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的肯定,還獲得了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的優秀教材特等獎,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這次修訂仍然保留了原來的內容特色,它不是推倒重來。這次修訂是2022年啓動,仍然是在教育部的直接的領導下進行的這是修訂定的調子基調是穩中求進。

也就是說在研究基礎上的完善和提升,它不是一個顛覆性的修改。那麼這套義教語文統編教材,2016年開始使用的,2019年全國覆蓋。原來已經做過有很多有關怎麼用好這套教材的這個培訓,老師們也已經積累了使用這套教材的很多經驗。那麼現在要用這個修訂版,之前的培訓所提示的所建議的,以及你們教學的經驗仍然管用,並未過時,不是重打鑼鼓另開張。所以我開門見山就告訴老師們,你們可以放心安心,當然還可以加上一個專心,那就是研究一下到底這個修訂版改動了什麼,爲何要這樣改,應當怎麼來跟進教學。

大家都可能會問了,語文統編教材使用才幾年,爲什麼要修訂呢?是出於幾個方面的考慮,一個要體現黨的二十大有關人才培養、教育發展的精神,要突出立德樹人、文化自信,服務於國家的戰略。第二個是要落實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落實它的精神。所以這次教材的修訂主要是做這兩方面的工作,讓教材更加適應形勢的發展,凸顯時代性,貼近課標的要求。我們使用修訂版教材,也應當多關注這兩個方面的要求和變化,努力在教學中去跟進和落實。

下面我要講幾個具體的,一個是課文有什麼變化,老師最關心的就是這個,社會上關注教材主要也是聚焦課文。這次修訂要求教材能夠更加鮮明的體現時代性,凸顯立德樹人文化自信。課文的選編、增刪主要就是考慮這個導向,對三種文化進行充實提升,就是調整優化。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選編就是古詩文了,充實革命文化的選編。另外就增選了一些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選編,修訂版增加了多篇體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課文,主要是一些時代性比較強的文章,凸顯新時代的新風貌新成就。有的課文是我們創新工作機制,邀請作家實地採風,專門爲教材來創作,表現時代楷模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材編寫中這個課文的調整是件大事,爭論也比較多。要從大局出發,考慮社會的接受程度,尋求共識,減少爭議。修訂版的這這個課文仍然是堅持經典性,強文字兼美,適教利學,就是適合教學,有利於學習這樣的標準。經典文字兼美適合教學,大部分課文都還是傳統的,是幾代國人所熟悉的。所以課文這次修訂了,課文的調整是非常慎重的,絕對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說每刪去一篇或者新入選一篇,都要經過修訂組編委會反覆的權衡討論、集體決定,還要經過多輪的審覈,最後才能確定。

從整體上看,修訂版的課文增刪比重不是很大,小學1至6年級刪去了41篇,新入選27篇。初中刪去了13篇,新入選了17篇。先入選的課文占課文總數大概8%。應當說基本課文,特別是古詩文,還有魯迅、郭沫若、老舍、冰心等經典作家,以及史鐵生、魏巍、劉慈欣、金波等當代作家的作品都保留了,沒有大的變動。新選入的課文中也還有巴金、孫犁、袁鷹等名家的作品。

教材編寫是國家事權,教材是最重要的公共知識產品,肯定要適合時代要求和國家政策的需要,要從政治上把好關,要適應和滿足社會共識。所以修訂版教材,學生的生活應該說是更貼近了,時代性加強了,文化自信突出了。我們希望教材的文化視野以及面向世界的胸襟能夠更加開闊一些,也更加有趣味,更加活潑一些。使用教材的時候要高度重視立德樹人,應當努力去做到潤物無聲。讓課程思政爲語文教學的有機的部分,很自然地融匯到語文語言文字的學習和運用之中。通過薰陶和感染,這是最重要的,來實現,所以強調文化自信,現在有開放的心態,要理解多樣的文化,懂得尊重和包容,要充分的吸收和借鑑世界文化的精華,這是第一點。課文的調整也不是很大。

第二個問題,單元和欄目的微調。修訂版教材在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方面是更明確了,這也更切實了課標的綱領性概念是語文核心素養。並且提出了學習任務羣來整合學習的任務、情景、資源和評價。

這次修訂教材的框架結構,它是沒有大的改動的。原來採用的雙線組元,它這個方式就是說要兼顧融匯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這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的知識和關鍵的能力都要承擔,每個單元都要承擔,以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爲一個綱領。所以這次單元組織的結構方式和課標的要求是吻合的,基本上是保留了每個單元都有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這兩個方面的具體的要求,可以在教學中作爲要點來把握。可以說每個單元它都是基於學習任務羣的一個或者是兩個學習專題,都是擔負一個或者多個任務羣學習的要求。爲了讓任務羣的要求更加具體更加鮮明,老師也更好操作,所以這次修訂了在小學語文各個單元的導語上費盡心思,做了比較多的修改。可以說他表述更加清晰了,要求更加聚焦了。其中有人文主題的提示提綱契領的。這個一般都是安排在那個導語那一頁的上邊,有語文知識、語文能力、思維品質等方面的學習的重點,都是三幾句話,但是畫龍點睛更加明確了。所以老師備課的時候,首先就要關注這個單元導語的修改的變化,這是我們教學的要點和抓手就在這裡。

爲了更好的落實課標和有關加強綜合性、實踐性的要求,這次修訂了對小學高年級原有的語文園地進行了調整,某些習題、活動重新設計,增加了體現單元學習的綜合性、實踐性、探究性這方面的內容。初中就是每個單元都增加了一個閱讀綜合實踐,一般都有三道題,可以看作是貫穿整個單元的學習任務。那麼這三道題,這三個任務它的設計指向都是有分工的,大家備課的時候可以認真去研究一下。一般來說有一道題主要是結合單元課文探究思想內容和人文價值的,就是說往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方面去靠的。另外有兩道題,這兩個任務分別是側重於閱讀的方法、閱讀的策略和訓練,是課文內容的整合,以及語言文字運用,語言文字知識的綜合運用等等。所以這些題就越多綜合實踐了,都起到了反芻,就是對單元進行一個回顧,一個總結,延伸語文的能力。這個作用綜合性、實踐性明顯加強了。

老師們可能還關心一個變化,就是初中語文每個單元他新增加的這個閱讀綜合實踐,到底是學完以後一個單元以後再安排,還是作爲任務放在前面去引導。教材並沒有做規定,讓老師根據單元學習的性質以及你的學情去靈活的運用,主動權放給老師。我個人的感覺還是學完一個單元以後,紮紮實實的做好單篇的閱讀教學之後,再來完成這個閱讀綜合實踐比較好。當然也可以把它拆散了,並且安排到各個單元的課文的教學的過程之中。單元教學早已有之,整合學習也有很多的實踐,很多經驗現在尚未完全沉澱下來,所以教材沒有輕易的提所謂大單元,是考慮到它的穩定性。

另外老師們可能關心初中每個學期專門指定有一個單元,它就叫做活動探究單元,以前都有的,其中有課文,但又安排了有兩三個活動的任務,以任務引導閱讀寫作。這種單元的類型修訂,修訂之前就有了體現了課標要求的所謂任務啓動,這次有八九年級擴展到七年級。此外每一個學期還安排有兩次專題學習活動,以前是三次,現在減少了一次,當然這類是主要是活動。

圍繞一個學語文學習的專題,開展自主性的、合作性的這樣的一個讀書、調查、討論、寫作等活動,讓課堂的教學延伸到學生的語文生活中。注意這個詞,語文生活到底這一類課怎麼上,由老師根據自己的學情來決定。好了,教材既要安排,也只是一個提示和建議,就是說剛纔講的這個活動的單元?還有單元后面的閱讀綜合實踐,都是要老師們主動自己根據學情來安排。

這次修訂過程中,有的專家曾經建議把所有的單元都設計成活動探究單元或者是專題學習,就說全部都實施任務驅動。後來經過反覆的研究,決定還是採用現在的雙線組元的單元爲主,也就是就原來的那個爲主。原來的單元組成爲主,圍繞人文主題,語文要素着利於語文學習和寫作的實踐,適當的增加綜合和實踐,一個學期安排一次活動,所謂活動探究單元含1到2次專題學習活動足夠了。安排太多不切合實際,因爲沒有那麼多課時,搞活動是要時間的。

再說綜合性、實踐性也並不是通過活動或者任務驅動才能完成。即使是似乎很傳統的教學方法,就老師講如果他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主動性,多聯繫學生的語文生活,同樣能夠起到綜合與實踐的效果。我曾經說過,老師的課有時候是滿堂灌,這是一個貶義詞是吧?但他如果在灌的過程中,他能夠處處調動學生的思維,調動他的興趣。一看那個學生的眼神就看出來了,這也就是情境,這也是活動,這也是實踐。

第三個問題我再講一下語文核心素養與知識能力點的落實。這次修訂還格外的關注一線教學使用這套教材它的反饋,教材的知識點、能力點、思維訓練點,也就是語文素養的一些學習的訓練的要點,都還是比較清楚的。從小學到初中,每個單元都有語文學習的要點要求,在單元導語、練習或者任務設計中也都進行了有效的落實。以後也會在教師用書中加以提示,教材努力做到更加適應不同學段學生的不同的認知的特點,充分來體現小學和初中語文學習的基礎性、階段性,而且兼顧到他們銜接。修訂版比現在的教材,它的梯度教學的梯度是更加清晰了。所以老師們使用這個修訂版可以多一些關注它的梯度問題。

拿到教材以後,從頭請從頭到尾翻一遍,甚至我教初中的,我整個初中以後都看一看,這樣就可以知道它的梯度的問題,它的每個環節,每個單元的要求,重點的問題,做到胸有成竹。所以我不主張抓知識點的反覆操練,但是也不應該回避訓練這個詞。現在好像一談訓練就是個貶義詞似的,沒有必要是吧?沒有訓練,那你怎麼學語文呢?還是要有一定的訓練。

修訂版在原來版本的基礎上,更加註重處理好分項訓練和綜合學習的關係,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現在教材的基本思路是小學階段重在言語經驗和語文知識的積累。打好聽說讀寫的基礎,特別是養成好好的學習的習慣。這時候孩子們仍然需要多一些分項的學習訓練,比如說拼音、認字、寫字、初步的閱讀等等,大都是分項學習訓練。

小學階段分項訓練的設計中其實也有綜合,比如課文的學習是個語言建構、思維發展、審美鑑賞、文化自信,他都在裡面都有。你學一個天地人你我他,學一個古詩詞,它裡邊就學了漢字,裡邊不也有中國文化自信嗎?也有語言建構,也有審美。所以口語練習和寫作在教學中又是經常都結合的,甚至字詞句運用它也和口語習作有所交融的這是教學的常態,是吧?小學低中學段的分項學習訓練現在安排的多一些,沒有安排主題統領任務驅動的綜合學習活動之類,在小學沒有搞這個。到了小學高年級纔開始逐步的安排一些帶有綜合探究意味的學習的內容。所以修訂版的小學高年級的教材還有個交流平臺,這個欄目改造爲梳理與交流,適合適當的控制原來欄目它活動量過大,有些活動或者探究過於強調綜合性,因爲孩子太小了,難度過大,學時又不夠,實際上完成不了。所以現在小學中低年段,他在這方面是做了總量控制的,你們可以關心一下。初中則是在認真學習課文的基礎上,逐步的增加一些綜合的實踐。這時候也還是有必要進行一些分項的學習訓練的,是吧?不要把這個好像一講分項就是回到老路了,不是這個意思。比如說閱讀綜合實踐,他們專門有一類語言運用的任務,寫作它也有專門的體系和系列,這都是有綜合。但比起小學階段,他更注重分項和綜合的融會貫通,培養探究的能力。這是初中和小學不太一樣,逐步來,那麼到了高中,這個就更強化單元的綜合實踐了,更多的嘗試在學習任務的引導下的那種綜合性、實踐性的學習了。所以這個還是要有梯度,小學的低年段、中年段和高年段,到了初中到高中都是不一樣的。

這個修訂版從小學到初中甚至到高中,各個學段的差異和他們之間的邏輯的關聯性,應當說現在更加清晰了,是螺旋式的上升,彼此有機的銜接。所以使用這個修訂版的時候,老師們要有個整體觀,對每個學段每個單元教學目標以及各個教學環節它的邏輯的問題,邏輯遞進的問題,要心中有數。就先看一棵樹,然後再再細看一片葉。

這次修訂了很重視迴應一線教學和社會上反饋的某些問題。比如說拼音教學是不是內容過多呢?教學的時間夠不夠呢?有些讀音統一以後,比如說古詩詞的某些字詞精讀的問題,它留下了一些疑問。所以在註釋這一方面,現在也做得更加規範,有些東西可以說明也更加準確等等。這些其實都經過討論的,也做了一些修改調整和應對。這是第三個問題,關於這個一些難度結構的微調。

第四個問題還有其他一些改動。哪些改動呢?一個是結構上也有微調,前面說到初中有閱讀綜合實踐,增加了其實還有其他一些欄目的調整,以及各個欄目的編排,他的編排很有講究,用什麼字體,是不是在這個目錄裡面體現,都能夠表現它的等級,它的重要性,重要的程度,所以這些細節安排都是有考究的,我們備課的時候也可以留心一下。修訂版設計的各個欄目的思路,總的一個思想是化繁爲簡,眉目清晰,更好操作。這小學低年級的教材原來有11個欄目,現在減少到8個,有些名稱做了改動,特別那個語文園地,它的內容也改變了,改觀了,綜合性加強了。這些細節,但是大家可以關注一下,理解其用心,爲什麼要這樣,這樣我們在教學中就會權衡輕重,適當的安排,這是一個微調。

另外一個就是更加註重幼小銜接,幼兒園這個跟小學的銜接,適度的降低了小學一年級的學習難度,特別是小學一年級上學期。這些年來教學一線和家長的呼聲比較高的,就是希望降低一年級教材的學習難度。修訂版也迴應了,將漢語拼音由原來這兩個單元,現在拆分爲三個單元。閱讀教學單元有四個減少爲三個,識字課由10課調整爲8課,識字量由300字減少爲280字。總之採取一系列的方法是來降低了一年級剛上學的時候學習的難度,這是一個。另外一個適當降低了初中名著導讀的閱讀量。其實語文學習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有靠大量的閱讀積累。原來教材增加了很多的課外閱讀,指定了一些名著導讀的書目,應當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改進。但是現在看來社會接受程度也要考慮,他有時候接受適應不了,反映了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但其實學業負擔也未必在教材,但是我們作爲教材還是要適當考慮這個要減負。所以這次修訂就把原來的名著導讀改名爲整本書閱讀,跟高中統一。這個原來的名著導讀,每一冊都有兩本,還加上這個推薦四本,叫做自主推薦書目。現在把這個自主推薦書目給刪掉了,留給課外去閱讀。

這個變化並不意味着要減少大量的減少閱讀量,是爲了突出重點,強調一本到一類這種閱讀的功效。第二個是把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擴大了,主動權交給老師和學生。所以這個修訂版使用的時候,整本書閱讀這原來的名著導讀,他要求他數量有所減少,要求也要適當的降低教學中的要求。我是建議我反覆在多次場合都講過,對於這個整本書閱讀要降低難度,實行目標管理,不要過多的過程的干預,不要把它弄得跟普通的課文那樣要求很多,處處都要指向寫作,指向考試,那樣的學生就沒有興趣了。另外還有一些小的改動,包括小學各個欄目和單元教學內容內容的匹配度的問題也得到加強。還梳理了語文,初中不是有語文知識?是吧,另外一個框裡面的。那個強化了語文知識和單元課文的關聯,有些課文的旁批也增加了趣味性和問題意識,特別很多古詩文的註釋也請專家認真的把關,還打磨了編寫的語言,特別是完善了教材的插圖和封面等等,這些都做了一些變動,這是第四個問題。

第五個問題,我們的教學,我們使用這個教材,還是要抓住多讀書這個牛鼻子。這次修訂是穩中求進。所謂穩,就維持教材原有的特色。它的特色是什麼?最大的特色是什麼?我看就是比起以前的教材,更加註重閱讀的拓展,就是多讀書。

現在大家都抱怨語文教學難搞,少慢差費,也就是呂叔湘之問,爲何會這樣呢?很複雜,但是要有所平衡,有所改革,那就是要抓住語文教學讀書少這個死穴,在這方面多做點改變,不讀書讀書少,任何語文課改革的措施都是紙上談兵。所以統編教材特別重視培養讀書的興趣和習慣,以讀書爲本,讀書爲要。從小學開始就增加了很多閱讀的延伸,也就是1+X,講一篇課文,可以學生去多讀幾篇。每學一個單元都延伸到課外閱讀更多的相關的內容。

小學一年級就開設了與大人一起讀,這個欄目,很好啊,帶動了全民閱讀。1到6年級都開設有快樂讀書吧,指導學生系統地開展課外閱讀。初中原來就有名著導讀,現在就是整本書閱讀了。課文後邊也有一些推薦的1+X推薦的篇目,這都是以前教材的優點。還有就是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也就是精讀、略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這種閱讀教學的體系是原來教材的特點,這些特點這是修訂的,都基本上是基本上保留下來了。記得當初一教語文統編教材光投入使用的時候,有記者採訪我發表的時候,這個記者就用了一個標題。他說新教材專治不讀書,專門治療不讀書。我看他抓住了以前我們這套教材的特色,這個特色在教學實踐中是得到肯定的。修訂版這是大致上維持了多讀書的特色。所以使用這個教材,我特別強調要讀書爲本,抓住培養讀書興趣從小學開始,這個牛鼻子要抓住,這是一個第五個問題。

第六個問題,腳踏實地用好教材,不搞形式主義。現在語文界新名詞、新概念、新方法很多,當然有有他的成立的道理,我們還是要認真學習辨識選擇。這個老師們感到壓力很大,眼花繚亂,一個方法就是化繁爲簡。剛纔教材也是力圖這樣做的,化繁爲簡,爲我所用。修訂版就努力去做這個化繁爲簡。譬如說課標提出了學習任務羣,就是把教學的內容結構化。

我覺得這個課標他說學習任務羣沒有那麼複雜,它就是把教學的內容結構化,讓它更集中教學中更好把握。修訂版這個教材,它是貫徹了這個學習任務羣這種精神的。又譬如關於學習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實踐性,這個修訂版剛纔說了加強了。所以我們使用教材的時候,也要從實際出發,不要一概的組織活動,因爲活動太多反而是不怎麼讀書,要防止。不宜動輒把不同的教學環節和要點合在一起,所謂實踐不完全是指那個活動的實踐,學生自己讀書,自己寫作也是重要的語文實踐,不是說開會討論纔是實踐,這一情景化教學是有道理的。

修訂版也有意加強這方面,它是來源於建構主義,主張這個語言學習,知識的獲取,應當更多的在活動和交往中去自我建構,特別學語言。就兒童學習語言,他也他不用學語法,不用學修辭,他慢慢他在活動中,他的他在實踐中他就學會了。所以建構主義就是根據這點,他認爲這個很重要,所以情境化教學可以增加這種自我建構。

但使用教材的時候你也要心中有數。情境化教學這是多種教學方式的其中一種,是不是採用哪些課,哪個單元可以採用,怎麼採用,不能定以一律。所謂情境化活動,更加不能把它簡單的理解爲就是設置某種這個場面,搞那個聲光電的表演,到處都要學生怎麼怎麼,導入課文,這個沒有必要,應該減少。老師們只要認真的研究教材,使用好教材設計的單元導語、習題、閱讀提示等等,就可以備課進入教學的程序。當然還是我之前說過的那些話了,就是要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這個統編教材。

最後第七個問題我講一下,老師不能被課改。這個語文課程確實需要改革,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改革,在尋找改革之路。課標所提出的課改的方向應當是肯定的,也是要跟進的。教材落實課標它有個轉化的過程,它不是貼標籤,也沒有在概念上繞圈子。因爲教材需要面向全國的中小學,對某些過於可能理想化的教學方法可能是比較謹慎的,沒有做出一刀切的這種規定。爲什麼這樣呢?就留出空間對不同城市不同特點的學校,他的老師去選擇去發揮使用修訂版教材,所以要腳踏實地?有時候要回歸常識,要遵循課標精神。

剛纔說了尊重教學實際,防止陷入形式主義,在準備這篇講話的時候,我在想什麼是課改呢?什麼是課改?我主張老師們使用這個修訂版教材的時候,你們回過頭來把那個課標重新看一遍。但大家可以抓住它的核心部分,核心部分是什麼?主要就是前面的那個語文核心素養,是吧?語文核心素養他就是指明瞭語文是教什麼學什麼,教什麼學什麼纔是定位。所以我們在學習語文的時候要貫徹課標。

我主張以一帶三,我專門寫過文章來講,以一帶三一是什麼?一就是語言文字運用,就是基礎,是本質,是前提。把思維審美文化很自然的,不做作的,不是貼標籤的融匯進來,它是非常自然。

你備課的時候沒有必要一對標這個語言運用,二對標文化自信,沒有必要?我曾經寫過這篇文章講一以一帶三的。這個課標裡面其實有這樣一句話,我們來重溫一下。在語文課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創造、文化自信都以語言運用爲基礎,並在學生個體語言經驗發展中得以實現。這就不是也是以一帶三,是吧?

所以學習課標要關注每個學段必須達到的標準,這是最重要的。你們這個化繁爲簡,一個要看這個語文的核心素養,第二個看還有後面的標準。課標它就最重要就是標準,全國那麼大,總是要有個標準。至於採取什麼方法去達到這個標準,那是教學的事,是老師們完全可以根據不同的學情去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教材並沒有設計,必須全部都採用某一種教學方法,教無定法,怎麼可能要求全國所有的學校、所有的老師都用同一種方法呢?所以這次修訂還是不做硬性的規定,儘可能發揮老師的主動性,讓大家根據教學的內容,根據具體的學情來設計你們的教學。《教師教學用書》同樣它也沒有規定唯一的教學流程和方法,只能作爲一種參考,老師們可以放手去使用教材。

很多學校現在都搞集體備課是吧?那個羣策羣力。這是有好處的,但是不能夠完全取替個人的,老師個人的研究和備課。集體備課不能完全代替個人備課。那都是集體備課,他他就他就算了,你們怎麼備我就怎麼說了。所以這老師的積極性主動性還是很重要的,主動權應該交還給老師,大家纔有積極性,而不是依賴性,而不是順大流被課改,是吧?所以今天我就講這些意見。

有些觀點也不一定對,也是個人學習的過程中的一些體會,這供大家參考。好,謝謝大家,謝謝。

來源 | 人民教育出版社、我是王老師

編輯 |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