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給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打了個樣”
相比於新能源車給出的能源替代方案,自動駕駛所能夠涉及到的感知、融合、決策、控制技術,以及硬件層面的智慧交通系統(包括工控機、CAN卡、感知傳感器等),都更象徵着出行的迭代。
通俗點說,自動駕駛更像是一個方向。朝這個方向點好技能樹,緊隨而來的就不僅僅只有駕駛方式改變那麼簡單了。
不過自動駕駛也面臨着很大的挑戰:因爲涉及面廣、更能帶來接近“迭代”的變化,自動駕駛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週期,必然會比其他技術更長。
5月18日,在百度財報會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明確了百度Apollo的三種商業模式:一是百度爲主機廠商提供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助力車企快速搭建自動駕駛能力;二是百度造車,端到端地整合百度自動駕駛方面的創新;三則是百度的共享無人車。
這是行業巨頭首次給自動駕駛商業化“打樣”,在自動駕駛面臨挑戰的背景下,這件事有了更大價值:一方面可以給行業上下游提振信心,另一方面只有兌現潛力,市場才能給予相應地耐心,從而爭取到寶貴的發展時間。
如何理解百度自動駕駛的三個模式?
先來分別聊聊百度Apollo自動駕駛的商業化三個層面的各自具體形式,首先就是Apollo將爲主機廠商提供自動駕駛的技術解決方案——“技術解決方案”是這個層面的關鍵詞。
據百度發佈的《Apollo智能交通白皮書》的數據顯示。百度Apollo擁有目前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幾乎囊括了所有的主流汽車製造商。國外品牌如寶馬、戴姆勒、大衆、豐田、福特、現代;國內如一汽、北汽、長城、吉利、奇瑞等等。
說到這裡可能你會想,在新造車如火如荼的當下,百度選擇與傳統汽車廠商合作的意義何在?事實上,據商務部發布信息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僅爲5.41%和5.4%。
顯而易見的是,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傳統汽車生產廠商仍將會長時間佔據汽車消費的主導地位。而相比於新造車勢力,傳統廠商更需要外部自動駕駛企業的合作。
另一方面,對於Apollo來說,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現在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讓更多的汽車搭載Apollo自動駕駛系統,獲得更多的行駛數據,以此來更快地推動百度無人駕駛技術的迭代升級。而這反過來又能爲百度自己造車提供前瞻性的經驗。
當然,除了那些後置的收穫之外,與傳統汽車廠商的合作帶來的直接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據李彥宏在財報信中披露的數據: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將迎來量產高峰。預計每月會有一款新車上市。未來3-5年內,預計前裝量產搭載量達到100萬臺。
除了與主機廠商合作,百度自動駕駛完成商業化的第二個路徑是自己造車。
2021年1月初,百度宣佈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3月份,集度汽車正式完成工商註冊。到現在,百度宣佈造車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天。
百度親自造車,則能夠端到端地整合百度自動駕駛方面的創新,把最先進的技術第一時間推向市場。
6月1日,集度汽車第二季度溝通會舉辦。集度汽車CEO夏一平在會上透露,集度汽車運營團隊已全部搭建完畢,設計選型也已基本確定,目前集度汽車第一款產品已進入油泥模型和3D建模階段。
“基於百度Apollo平臺和吉利SEA架構,集度汽車將開發面向L4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化架構JET。”夏一平透露,接下來集度汽車每年都會基於該架構向市場投放一款新車。而該公司第一款車型將於2022年北京車展亮相。
從2021年開始,新造車項目越來越成爲各大互聯網科技企業競爭的新戰場。這裡面,在1月份百度宣佈造車之後,小米、oppo、華爲、創維、360等一衆互聯網企業紛紛下場。
各家互聯網企業紛紛造車,除了各國紛紛下達燃油車禁售時間,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之外,也在於看好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
據麥肯錫公司預測,中國未來可能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到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總銷售額將達2300億美元,合約1.5萬億人民幣。
另據國家發改委預計,2025年中國的智能汽車滲透率達82%,數量將達到2800萬輛。2030年將達到95%,約爲3800萬輛。百度將新造車做爲自己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有一路經,顯然也是看到了這樣的趨勢。
百度自動駕駛商業化的第三個方向是共享無人車。
在過去的2020年10月,百度曾因在北京開放自動駕駛無人出租車而引發一波人們對於自動駕駛的討論。而在2021年,百度Apollo又先後在河北滄州、重慶兩地獲得自動駕駛收費示範運營資質。Apollo Go作爲中國首個自動駕駛網約車平臺,已經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地首鋼公園實現收費運營,商業模式已經清晰化。
根據CIC灼識諮詢報告,2025年Robotaxi車隊業務的潛在市場總額(假設等於出租車、拼車與租車的市場總和)預期爲人民幣14,581億元。所以可以明確的是,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必將深刻改變當今社會的交通和出行方式。
而關於未來市場的發展潛力,李彥宏在財報信中也表示,Apollo將在未來三年內,在30個城市部署3000輛無人車,爲300萬用戶提供服務。
Apollo爲百度帶來新增長動力
其實正如開頭所說的,自動駕駛商業化上的明確是爲了給“自動駕駛”的成長爭取時間,而自動駕駛的意義也遠不僅僅侷限於“駕駛”。因此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成熟,也能夠直觀地帶給整個百度生態正面影響。
以在百度5月18日發佈的一季度財報爲例。
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百度實現營收281億元,同比增長25%;核心營收同比增長34%。其中,非廣告收入同比增長70%,這是連續第三個季度保持提速增長,說明AI創新業務成爲拉動百度核心營收增長的重要支點。
其中,百度IDG業務收入增長迅速,Apollo自動駕駛(ASD)業務相比去年就增長了5倍之多。
對此,瑞銀在研報中認爲,非廣告業務爲百度帶來了多元的增長驅動力。AI業務,尤其是百度智能雲和智能駕駛的吸引力、競爭力與商業化水平都大幅提升。
中金證券在一份報告中所提到,百度Apollo正在接棒成爲百度下一級業績增長動力引擎。中金公司認爲,“Apollo基於領先的自動駕駛積累和佈局,將在未來數年內持續受益於國內的智能駕駛浪潮,並迎來商業化加速。”
當然,這些增長對於百度來說也不是憑空得來的,更這背後,更多的是百度對於AI和自動駕駛長達8年的投入。
現在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造車,但他們都低估了自動駕駛的研發投入。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最近10年,百度在技術研發上的累積投入已經超過1000億。百度將在未來10年(也許是20年)內繼續積極地對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研發進行投資。
對於百度來說,自動駕駛的投入顯然是巨大的,但到今天,隨着商業化路徑的清晰,這種長期投入帶來的成果也是逐漸顯現。
今年以來,百度Apollo先後在株洲、成都、重慶等三個城市中標四個項目,累計金額約達2.6億元。隨着自動駕駛的持續落地,爲Apollo估值的投資機構也越來越多。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共有25位分析師爲Apollo業務單獨估值。隨着Apollo越來越被市場所認可,投行對於百度的目標價也隨之上調。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5月18號,共33家投行給予百度“買入”評級。其中,瑞信、中金之外,JP摩根和招銀國際分別給予百度380美元和377.8美元的目標價。
在今年4月底,全球領先的公共及商業諮詢公司Guidehouse發佈的最新自動駕駛競爭力榜單,百度連續兩年穩居國際自動駕駛“領導者”陣營,並且是領導者行列唯一上榜的中國玩家。
而在此之前,灼識諮詢則將百度定位爲唯一已開發全棧AI能力(從芯片設計到深度學習框架及應用層面AI能力)的中國公司。
顯然,隨着未來百度移動業務強勁增長以及AI業務商業化進一步落地,百度這家以技術驅動的AI生態型公司還將迎來更大的上漲空間。
回過頭來,雖然百度自動駕駛商業化路徑的明確讓外界提振了對百度的信心,也同時提振了對自動價值行業的信心。
回顧過去8年來百度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投入,以及國內外同類企業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嘗試,我們都會發現,自動駕駛的商業化來得並不容易。
如今,百度熬過了最艱難的階段,這是百度的勝利。但它更大的意義在於給那些仍在持續投入的企業一個可行的參照,然後促進他們一起整個自動駕駛和出行行業的進步。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着國家前途命運和人民生活福祉。而百度也確實站在這樣的浪潮之中,乘風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