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解紛有“秘方”

安徽省亳州市兩級法院不斷拓展多元解紛朋友圈”,不僅抓末端“治已病”,更注重抓前端“治未病”,着力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於萌芽,爲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2020年,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質效得分位居全國中院前列。今年1至5月,全市法院委派調解案件12909件,訴前調解成功8676件。

發揮“三長”作用 強化訴源治理

今年4月初,亳州市譙城區華佗鎮祝集村八大莊自然村村民田某趙某因土地邊界起了爭執,動起了手。得知情況後,鄰長鄧紹山和組長井春雷立即前去調解。

“大家都是鄉里鄉親,平時擡頭不見低頭見,不要動手傷了和氣。”鄧紹山和井春雷分頭安撫當事人情緒,將二人約到村部,耐心向他們釋法明理。做了多次思想工作,田某和趙某之間的“疙瘩”解開了,二人握手言和。

鄧紹山是祝集村的一名鄰長,不僅是村裡的種植能手,更是遠近聞名的“和事佬”。自從擔任鄰長以來,經他調解的矛盾糾紛已有十多件。“在法官的指導下,我們的調解方式越來越多,基本實現鄰里事鄰里解。”鄧紹山說。

爲有效破解長期以來基層治理難入微、難匹配、難動員的“末梢困境”難題,2020年7月起,亳州市探索構建鄰長制,建立“鄉鎮(街道)―村(社區)―片―組―鄰”五級組織體系,從本區域常住居民中選配片長、組長、鄰長“三長”。迄今已經選配10萬多名“三長”,使“三長”成爲黨的政策宣傳員、爲民辦事服務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亳州市兩級法院藉助“三長”與羣衆聯繫密切的優勢,建立“法官說法,鄰長說事”解紛機制,組織法院幹警“下基層、入網格、進萬家”,聯合“三長”篩查矛盾風險,解決羣衆的煩心事、揪心事,着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實現服務不缺位、矛盾不上交。

爲了讓“三長”更好地發揮調解員作用,亳州法院常態化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對“三長”進行法律知識、調解方法培訓,讓“三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矛盾糾紛,引導羣衆在法治軌道上維護權益。“10萬多名‘三長’就是10萬多個矛盾微型 ‘減震器’,是訴源治理的中堅力量,能從根源上減少矛盾糾紛產生,減少訴訟增量。”亳州中院院長李玉科說。

與此同時,亳州市委平安辦、亳州中院開展“無訟村(社區)”創建工作,將民事糾紛萬人成訟率、“無訟村(社區)”創建工作納入平安建設考覈,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通過創建,亳州市實現全市刑事案件、民事訴訟、信訪總量、重大事故發生率持續下降。2020年,全市民事糾紛萬人成訟率全省最低。到今年年底,亳州力爭實現“無訟村(社區)”數量達到全市村(社區)50%以上。

匯聚專業力量 形成解紛合力

“聽您這樣開解,我心裡好受多了。剛纔確實情緒很激動,想法比較偏激。”6月16日,在亳州中院訴訟服務中心陽光心理疏導室,一位當事人經過心理諮詢師的疏導,決定與對方當事人和解。

4月22日,亳州中院與亳州市心理學會共建的陽光心理疏導室揭牌。6名心理諮詢師免費爲當事人特別是家事案件當事人提供心理諮詢、心理疏導等服務。

據亳州中院民一庭庭長趙亮介紹,近年來,婚姻家庭、繼承糾紛等家事案件數量持續上升。家事糾紛一旦訴諸法院,容易加深雙方當事人的矛盾和隔閡。如果簡單一判了之,只是讓案件有了結果,但當事人思想上的“疙瘩”並未完全解開,容易引發新的矛盾。“建立心理疏導室,通過心理諮詢師的心理疏導,幫助當事人疏導不良情緒,有利於化解矛盾,還能平復當事人因情感糾紛導致的心靈創傷,修復親情關係。”趙亮說。

“我們幫助當事人從心理學角度找出矛盾原因,排解心理壓力,平復衝動情緒,引導當事人冷靜、理智地接受調解,助力矛盾糾紛化解。”心理諮詢師王淑娟說。

建立心理疏導室是亳州法院將更多社會組織和人員吸納進多元解紛隊伍的又一嘗試。近年來,亳州市兩級法院深化訴調對接,織密多元解紛網絡,在訴訟服務中心建立婚姻家庭、勞動爭議、醫療糾紛等專業調解室,引入公證員、律師駐點調解,爲羣衆提供“菜單式”選擇。先後成立商事糾紛調解委員會、家事糾紛調解委員會、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委員會等一站式調解平臺22個,爲羣衆提供類型化、專業化調解服務,形成了解紛合力。

利辛縣人民法院和交警、司法、保險等部門聯合成立利辛縣道路交通事故多元化解中心,提供事故責任釋明、法律諮詢、訴前調解、保險理賠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實現訴調無縫對接。該中心2018年6月成立以來,共接受法院委派案件4915件,調解成功4651件,調解成功率達94.63%,已兌現賠償款額約1.4億元。

亳州被稱爲“中華藥都”,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在中藥材市場,由於交易量大,再加上受傳統交易習慣的影響,賒銷現象較爲常見,由此引發不少糾紛。譙城區人民法院於2020年4月在亳州中藥材市場成立調解員工作室,10名退休法官和2名調解員進駐工作室化解糾紛。一年來已爲400多位藥商提供法律諮詢,訴前調解糾紛253件,調解成功153件,涉案金額達6000餘萬元。

設立解紛站點 糾紛化於基層

今年80歲的李老與妻子育有5個兒子,均已成家。妻子去世後,李老體弱多病,無勞動能力,每月僅靠微薄養老金維持生活。今年起他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平常飲食起居需要他人照顧。5個兒子均具有贍養能力,卻拒不贍養老人。老人無奈之下一紙訴狀遞到了利辛法院。

“贍養案件單純靠法院的判決並不能真正讓老人老有所依,關鍵在於解開老人與子女們的心結,修復親情。”江集人民法庭受理此案後,法官江海燕和駐庭調解員王玲對此案的調解思路不謀而合。法官耐心向5位被告詳細解釋法律規定。經過5個多小時的調解,5位被告表示以後願意照顧和贍養父親,每人每年承擔父親生活費7200元,當場付清第一筆贍養費3.6萬元。

據介紹,江集法庭的2名駐庭調解員迄今已調解各種糾紛560件,許多家事、鄰里糾紛都化解於訴前。

亳州市兩級法院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化解糾紛“橋頭堡”作用。推行“八個一”工程,即人民法庭必須要有一個固定辦公場所、一套完備辦公設施、一本調解人員名冊、一套完整工作制度、一個網絡推送平臺、一個相對固定團隊、一套工作保障機制、一項工作報告制度。實現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標準化、規範化、高效化。全市27個人民法庭全部建立多元解紛站點,從特邀調解員、法律工作者、鄉賢中擇優選聘212名金牌調解員,在人民法庭駐庭專事調解。同時,出臺制度,全面規範委派調解案件立案權限,強化委派調解時限管理,加強委派調解案件評查,防止委派調解程序空轉。

2020年,亳州法院委派調解案件28701件,調解成功17920 件,調解成功率爲63.36%,委派調解率和調解成功率位居全省法院前列。

延伸審判職能 推進基層治理

渦陽縣生態環境分局調查發現,祝某擅自在經營廢舊電瓶提煉廠,用廢舊鉛酸蓄電池煉製鉛塊。祝某非法冶煉行爲對周邊排水溝水質和廠區門口部分土壤造成了損害。亳州市生態環境局依法啓動生態損害賠償磋商程序,與祝某和渦陽縣丹城鎮人民政府達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約定祝某賠償生態恢復費用等32.79萬元。

今年4月,亳州中院依法裁定亳州市生態環境局與祝某、渦陽縣丹城鎮人民政府達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有效,並賦予其強制執行力。“這是亳州市首例生態環境賠償協議司法確認案件,體現了司法機關對生態環境部門依法行使職權的支持與確認,是亳州市全面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多元化解生態環境問題的開端。”亳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亳州市兩級法院司法確認案件達11628件。“司法確認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既鞏固了調解組織的解紛成果,更節約了司法資源。”亳州中院立案二庭庭長王冬雲說。

亳州兩級法院積極延伸審判職能,爲社會治理開出司法良方。通過大數據定期分析案件走勢,及時發現行業易發問題和管理漏洞,加強與行業部門協作配合,向案件量多的行業、部門發出司法建議書,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

亳州中院在審理仲裁司法審查案件中,發現部分仲裁程序和實體方面存在一些問題。近日,該院將2016年以來審理的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情況向亳州仲裁委員會作了通報,並就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了司法建議,建議規範仲裁程序,從仲裁受理、仲裁員選任、文書送達及審理程序等方面規範仲裁行爲,提高仲裁公信力。

針對民間借貸案件持續攀升的態勢,亳州中院會同檢察、公安等5部門出臺《關於辦理職業放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發佈金融及民間借貸審判白皮書,民間借貸亂象得到有效遏制,新收民間借貸案件實現下降。(周瑞平 陳璐 周臘梅)